地球是哪个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那么,谁是子鼠呢? 子鼠,十二生肖第一位。古人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组成甲子、乙丑……辛酉,而第一干支就是“甲子”;以此类推,60年一个循环,周而复始。
这样,子时(晚上11点一凌晨1点)便是老鼠出洞活动的时间了,所以“子鼠”便指夜间出来寻食的老鼠。 同样道理,谁又是丑牛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故曰惊蛰,蛰者,伏而起。”此时,阳气上升、气温回升较快,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而“丑”恰好对应地支“丑”,也就是牛。
古时人们发现,牛在“丑时”有个习惯——反刍(chū),即把昨夜吃下的食物重新呕了出来。这一现象正好被古人观察到并记录下来,“丑牛”便由此而来。 那接下来,我们看看“寅虎”“卯兔”等是如何来的吧! 寅虎:寅时,即白天一夜班的时段,也是老虎最活跃的时候,因此将这个小时定义为“寅”,“寅虎”就指夜间活动的老虎。 卯兔:同上理,“卯”相当于现时的上午5时至7时,太阳刚刚升起,月亮还高悬,正是兔子出窝觅食的时机,故而称“卯兔”。 辰龙:古代人们观察到,辰时(上午7时至9时),阳光渐渐浓烈起来,这时龙王爷会命令东海小鱼小虾纷纷向大海游去,于是辰时就成了“龙”。 巳蛇:巳时 (9时至11时) ,阳光更加猛烈,这时候,正是蛇类出没寻食的时期,故称“巳蛇”。
午马:古时,人们看到日头当空,烈阳如火烧,正是一天中“酷热”的开始,而马儿们正翘首扬尾、奋蹄疾驰,仿佛与烈日争辉,于是在午时,马成了“午马”。 未羊:未时(下午1时至3时),阳光最为猛烈,正是放羊的好时机,于是“未羊”应运而生。
申猴:在古代,人们用“申”表示“到”的意思——如五申时意为“已过了午后一时”。又因为猴子最喜欢“到”——“倒挂金钩”、“手到擒来”等等,所以“申猴”也就成了猴子。 酉鸡:酉时,即中午11时至13时,此时阳气渐减,阴气渐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于是古人认为,此时的鸟皆归巢,只剩下一群“酉鸡”。
戌狗:古代农民靠天吃饭,对气象变化极为敏感。戌时(下午5时至7时),一轮红日沉入西山,天空出现一抹彩霞,这时牧羊人挥舞鞭子,招呼羊儿回家吃晚饭,而“戍”正是像征羊的古字。
亥猪:最后来看“亥猪”,古人观察到,亥时(晚上9时至11时),猪吃得饱饱的,正在槽边打鼾。且古书上说,“亥,核也,猪之胃囊形如核”,原来,猪的胃壁很厚,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因此“亥猪”就这样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