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日肖是哪几个?
“十二地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简称,又称“十二支”或“十二辰”。 它们分别对应着一天的24小时: 子(凌晨1-3时)、丑(凌晨3-5时)、寅(早上5-7时)、卯(早上7-9时)、辰(上午9-11时)、巳(上午11-下午1时)、午(下午1-3时)、未(下午3-5时)、申(下午5-7时)、酉(下午7-9时)、戌(晚上9-11时)、亥(晚上11-凌晨1时)。
在时间上,每个时辰分为初候、二候、三候,每候十五分钟;在空间上,每个时辰都有“天干”“地支”分别表示。这样,一个时辰便被完整地划分成了六部分,每部分对应“干支”的一个字。
以子时为例,1-15分为子初,16-30分是子二。从子初到子二,就是一候,代表的时间长度是一个小时。 一整天有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有四个节令,每一个节令对应一小时。一天总共有一百二十节课时。古人用这一百二十节课时配合二十四节气,发明了一个计算节气的方法——置闰法。 在古代,人们的计算能力无法达到精确度,为了确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太阳的位置,采用了“置闰法”,通过“增损”(没有准确的数据,只好凭经验估算多或少加几天)来调整偏差。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计算的精确化,现在“置闰法”已经被取消。但传统的“置闰法”还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计算,现在的阳历年份都被设定为“闰年”——公历闰年的计算方法是在普通年份中增加一个“二月”,使当年的十二月成为每年的最后一天,第二年的第一天开始于正月。 “立春”永远处于公历年的年初。农历的正月初一总是处于公历年的末月。而公历的元旦永远是阳历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