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生肖是哪些生肖?
1.鼠(子鼠) 旧属“午”,故称“子午鼠”。传说天地初开之时,世界除了浑沌,空无所有,后来从其中衍生出了阴阳五行,先民据此创造出了天干地支,用以纪年、算命等,其中地支“子”对应的是十二生肖之首鼠。
2.牛(丑牛) 古书有云:“丑者,纽也;谓生育万物,犹之纽矣。”“牛"字在甲骨文中如同牛角状物,表示与生命繁衍有关的生殖器或者胎盘等,其本义即是指女子会阴部。所以,《说文》中称:“丑,妇人外阴也。”而现代汉语词典中则解释为:“牛,哺乳动物,种类很多,有黄牛、水牛、牦牛、乳牛等,通常驯养后供人宰杀食用。”可见人们为了描述“阴险”“阴暗”等地道,用了一个形容女子会阴部的形容词去比喻描写一个与女性私密部位无关的生物特征——生育繁衍能力。 另外需要提一下,牛的另一个别称“耕牛”似乎更符合它的本意,不过这个名称现在一般指代人工饲养的家牛。
3.虎(寅虎) “寅”字在古代含义不多,只是到了近代才用来代表老虎。关于“寅”的文字源流,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寅部》中有详细的阐述,不过他所说的“寅”字的本义是“诸善象”,其实指的就是现在的属虎年,《尔雅·释兽》中有:“寅,虎也。” 至于民间流传的“寅时”(凌晨三点至五点)属于老虎值日这种说法没有根据。
4.兔(卯兔) 《尔雅·释兽》中有记载:“卯,兔。”赵晔所着汉代史学著作《吴越春秋》中也记述了勾践与范蠡谈论关于月亮的神话,其中就有“月中有玉兔”之说。可见兔在古代就是与月息息相关的动物。而“卯”和“午”一样,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表示月份。
5.龙(辰龙) 在中国古文字文化中,“龙”的字形多变,其原因就在于“龙”的古字形实际上是描绘龙的形状的多重组合。例如,《史记·夏本纪》中关于禹的父亲“鲧”的字形就有两种,一种是“gàn”,另一种是“gǔn”。再如,商纣王帝辛名叫“辛乙己”,周武王姬昌名为“姬昌乙己”等等,这些多音字在古籍中大多被统一规范写成“lóng”。
6.蛇(巳蛇) 古人把蛇当作灵物看待,因此用“灵”字的异体字“靈”来表示“蛇”的意义。唐朝诗人柳宗元《囚山》中有“一蛇老且愚,盘蟠如虺虺。”(虺:huǐ 一种毒蛇)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引《青琐高议》有:“一蛇盘作几字。” 而在现代医学中,蛇又被称为“毒蛇”,人们还根据它们的毒性和生活习性划分出不同类别,例如“眼镜蛇”“银环蛇”“五步蛇”等等。
7.马(午马) “午”即是“马”。据说,“午”的字形是由“马”和“竖”构成的。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中称,古代有大臣向皇帝进谏时,由于害怕遭到杀身之祸不敢直抒胸臆,便“欲言事,先自刺其肉以血溅君,用此自明”,这种“自污”的方式实际上比直接进谏有效得多,于是“血溅御板”就被用来象征马儿辛勤拉车,汗水洒遍脊背。
8.羊(未羊) 羊在远古时期就是祭祀祖先的重要祭品之一,西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中说:“熊绎当楚莫敖,执巫礼,事鬼神。”而“巫”就是利用咒语、药草等为人祈福免灾的女子或老人。“羊”和“祥”古时本是一个字。“羊”也是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9.猴(申猴) “猴”和“侯”古时同音同字。唐李贤等注引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相鲁》:“仲尼拜宿疾,临死,叮咛曰‘启敝箧,视吾《尚书》’。既殡,颜渊请行事。”其中的“行”读音hóu,指的就是埋葬之意。而将“行”加上走之旁变成“猴”之后,意思反而变得抽象起来,变成了“行走”“游行”甚至“调戏”的意思。
10鸡(酉鸡) “鸡”在汉字中形体变化很大,《说文·鸡部》中认为“鸡”是由“鸡”字形变而来,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酉部》中却认为“鸡”是由“酉”字形变而来。“鸡”字古字形的变化跟“酉”字差不多。
11.狗(戍犬) “戌”是“犬”,金文中的“戌”字像一只猎犬的样子。而“弋”字的古文写法就像是拿带绳子的箭去射猎,这种射猎方式古又称“弋射”,《诗经·郑风·萚兮》中有“叔兮伯兮,褎如充耳。叔兮伯兮,褎如弋羽”,就是指用带绳子的箭射鸟。
12猪(亥猪) "亥"字在古文字中像猪头,而"亥"的本义即是指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