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代表是什么生肖?
在龙和凤之外,《山海经》中提到的另一种吉祥的动物叫做“如 意”,这似乎是一个图腾,或是一种以鸟为标志的神灵。 《山海经·大荒西经》云:“沃之野,凤皇之卵是处。凤皇卵,民食之。 所谓诸贾,是处,凤皇余处,东方谓之青帝,西方谓之白帝。”这个“凤皇余 处”的“余”字,应该不是动词,否则就语序不对了;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指代留下的“凤皇之子”的意思。凤皇之子就是那些小凤凰、小凤雏,它们才是“祥瑞”。
《尔雅·释鸟》:“凤皇,其雌曰凰。”刘渊林注引《说文解字》:“凤皇,神鸟也。天下有道,则凤皇至……王者德盛,远方客来朝贺。”可见在周朝时就有凤皇出现的记录了。 那么凤皇出现的时候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凤皇鸣矣,戴胜降于桑。”郑玄注:“凤皇,仁禽也。时和则至,非惟儒士爱重,王政仁而民顺,故能致远而集。”
《史记·李斯列传》:“方今之时,天下安定,四夷宾服,凯风发而桃水溢,凤凰翔于庭。”
这种传说中的神鸟,当是吉祥的象征——至少在周秦时代是这样的。 但是到了汉朝,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义》:“《诗》言凤皇,盖嘉瑞也,非鸾鹥之类。”“今之凤皇,世主以为鸟,莫知其原。”这里的凤皇已经变成了“嘉瑞”,而且是“世主”所认定的“原”,也就是原始的形态。这种变化说明凤皇从一种象征吉祥的“瑞兽”变成了某种朝代兴盛的标志。
《春秋·桓公十年》载齐桓公问鲁僖公什么是“凤皇”,鲁僖公知道齐桓公想讨伐宋国,但不敢明说,于是就把“凤皇”的形象比附成雄鸡,说了句“吾闻之,凤皇雄,其音悲”(雄凤的叫声很悲),从而婉转地提醒齐桓公不要轻举妄动。
凤皇在中原民族的文化意识里变成了一个象征着“王朝兴盛”的符号。 这个转变相当彻底,一直到元朝,凤皇已经是“盛世”的象征,而不再是一种吉祥的预兆(尽管元朝统治者未必不知道凤皇在古代传说里是吉祥的代表)。元人辛文房的《燕京杂咏》中有一首《凤皇池》:“圣域乾坤一镜中,宫池景物尽玲珑。年年池上风荷举,不羡鸳鸯不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