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在墙上生肖是什么生肖?
我看过一个关于时间心理学的文献,其中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非心理学专业,文献看的不仔细,可能会有细节出入) 把被试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的被试者看到的故事都一样,只是叙述的次序不同。第一组先看故事的开头,第二组先看故事的结尾,第三组先看中间。然后让被试者分别说出自己看到的故事情节。 实验发现,先看开头的人,记住的故事情节最多,能比较详细地复述出来;先看结尾的人,记不清故事的细节,复述时会出现较多漏洞;而先看中间的人,虽然能较详细地复述,但是会无意识地把故事情节进行颠倒或者更改——比如,把坏人改成了好人,把偷东西的贼改成了保护国家与人民的英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故事的情节,人们是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进行记忆的,先入为主地给一个故事确定了方向之后,人们在回忆这个人的时候,就会按着这个方向去进行回忆,即使这个人本身不是这么发展的。 所以,如果先给一只老鼠确定“它是一只能干又聪明的老鼠”这个形象的话,那么再给它设计一系列“它很能干”“它很聪明”或者是“它不聪明”“它不是老鼠”的行为,都是符合这个先行给定的形象的。
相传十二生肖的产生,是源于半个多世纪以前,中国为庆祝开国大典,曾召开过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华百兽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会上,百兽们听取毛泽东主席讲的“新中国人民万岁”,大家非常兴奋。特别是百兽中那些比较聪明的兽类,都想让自己的名字与中国第一代新中国人民连在一起,在动物界争个脸面。但百兽中更理智的成员,如象、犀牛、熊、鹿等坚决反对这种资产阶级思想。会后,一些较聪明的兽类,纷纷给毛主席写信,要求参加新中国的人民政权,但被毛主席拒绝了。这些兽类仍不甘心,在私下物议,并暗中拉帮结派。他们以猪为首,找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共十一种在动物界中比较聪明的兽类,在一个幽僻的山涧里开了个会。会议经过表决,确定了他们自封生肖的名称,并规定以人年“十二岁”为周期,轮流值年。为了表示与象、犀牛、熊、鹿等对立,他们在每年值年时,都要到“象山”上去玩。但他们的胆子又小,不敢到“象山”去,便用“虚拟”的办法,把人年中的周期称之为“岁”。并把“象山”称之“墙上”。他们每年轮值到自己头上,称之为“扔在墙上”。
猪当官的年代已过,今年轮到老鼠当官。在春节初一凌晨子时(11时至1时),老鼠便欢叫起来:今年又轮到我值“扔在墙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