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的对应生肖是什么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其中,与虎对应的叫做“寅虎”。 为什么是“寅虎”而不是“亥猪”呢? 这里就要提到五行学说以及相生相克的道理了。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元素是一个循环。其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就是相克相克又相生的原理。
根据这个原理,就能判断出和寅虎相对应的应该是什么。五行里面,木代表肝胆,火代表心脏小肠,土代表胃脾,金代表肺大肠,水代表膀胱前列腺。 根据相生的关系,土生了金,金生了水,那么水和土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和水相对应的就是土;而土对应的器官就是脾胃。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答案应该是亥猪,而不是寅虎。 但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在五行里,除了生克的关系之外,还有“太过”和“不及”的问题。比如水生木,如果是水太多了,那么木就无法生长,此时就需要土来克制水分,让木能够正常发育。反之,如果木太旺盛,这时候需要水来抑制它的势头,使得整体平衡。这就是过犹不及的道理。
具体到十二生肖上,和寅虎对应的并不是亥猪,而是辰龙。为什么是辰龙而不是亥猪呢?原因就在这“太过”或者“不及”上面。寅申巳亥属四阳,为“太过”;而辰戌丑未属四阴,为“不及”。所谓“太过”指的是阳多了,这个时候就需要阴来抵消过多的阳气;而“不及”指的是阳少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用阴来补充阳的不足。 寅虎对应的并不是亥猪,而是辰土里面的阴,也就是属龙的人。这就是和寅虎对应的答案。
生肖,是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一些国家和民族如越南、韩国、日本等也都有使用十二生肖的习惯,但有些动物与中国不同,如日本的卯时对应生肖是猫而不是兔。在西方一些文化中也有类似生肖的民俗观念,如波兰十二生肖。
在中国历史上,生肖的记载,未有十分明晰的发现,但在出土文物上还是能够找到证明。东汉时期(1~2世纪)王充《论衡》中有“寅,鼠也;午,马也。”东汉末年(公元200年左右),王符撰《潜夫论》曰:“未,羊位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1年),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中也出现“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等。
生肖作为一个固定的词语使用是在公元5世纪中叶。明初文学家刘基《题画马》诗中的“将军饭袋似椰瓢,曾喦将军跨下非子鼠,造物戏耳良难量。”这里“子鼠”一词是生肖词。说明最迟在明代初期生肖这种文化现象已经十分流行了。
在甲骨文中,有关天干、地支的字都已出现,但未见将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的文字。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发现了《仓颉篇》《日书》等古书,其中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戌、亥”十个地支名词,没有申和酉。与每个地支相对应的有一种动物的名称,并且都是十二种动物。虽然申和酉两字缺失,但从简文书写顺序推测,秦简十二种动物就是十二地支所配属的动物。这是一份十分珍贵的生肖文物。秦简十二种动物依次为:子,虫(鼠);丑,牛;寅,虎;卯,免(兔);辰,龙;巳,蛇;午,马;未,鹿;申,(猴);酉,鹰;戌,狗;亥,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