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询生肖?
1984年,我国开始采用“公元纪年法”,也就是目前通用的公历;同时建立了公历与农历间的换算制度。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每隔13580天(约39年),农历和公历的日期就会同步。也就是说每隔39年就要调整一次闰月。在21世纪初之前,这种调整方案尚属简单,因为此时农历是按满月记日,每年只有一个农历月比公历月多,要加入一个闰月即可。但从上世纪70年代起,农历中出现了闰月连续出现的现象,如1994年和1995年的农历正月都是大的,这给公历与月日历法的匹配带来了很多难题。
近年来,有专家提出用加设“中华农历节”的方法解决该问题。即在公历闰年中任意选取一个月加一天为“中华农历节”,在该年内作为全年大月使用而不列入任何年份,并规定以后各年在该月份内均采取增加两天的办法,以弥补因设立该节日而损失的周末假期。
从技术角度而言,上述方案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公共历,并且需要国家意志的支持才能落地实施,因此可行性较差。相比之下,基于现有公历体系下通过增加闰日的办法实现农历与公历之间的协调更为可行。 在现有的公历体系下,每四年会多出一个2月的闰年,而每年的第300天又会出现一个“生日闰月”的情况——即这一年一共有366天。在这种情况下,农历本月的最后十天会被“抢”到下一年的农历月初十天左右,这样就能实现农历月与公历月的平衡。
以出生日期为1990年1月1日的人为例。1990年的公历第300天(也就是12月31日)是“生日闰月”最后一天,这一天的农历为十二月初一,随后又是小寒节气,所以下一个公历月的第一天(也就是1991年的第一天)正好是冬至,这一天对应的农历为十一月底。如此,整个过程中农历和公历的日期差异并没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