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属什么生肖?
《易经》中说,“大衍之数五十有五”,“五十五”是生成宇宙万物的基本数学单位,所以又称为“大衍之数”、“大衍五行”;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中也记载说,“阳之数始于一,终于九,故九九八十一日为一岁”;《周髀算经》中也有类似说法,“周髀四尺五寸,以径一百步,合九十万。九十万日一倍,四十万里一倍半,二十万里二倍半,十万里三倍半,五万里四倍半,二万里五倍半,一万里六倍半。如此,则一岁之日九万里,十月有三百六十万日矣。”把一年定为“365.2425天”的说法也是来源于此。 以上所说都表明,古人已经把“五十五”视为一个完整的数字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来计算其他各种事物了。
后来人们发现,“五十五”不但可用于计算年月天数,而且适用于计算其它任何事物,因为万事万物都可以用“五十五”这个整数及其分数来表示。“五十五”于是变成了一个与“100”一样重要的基数,并且一直使用了上千年之久。直到公元976年北宋建立后,才出现了新的算法——每年固定为三百六十五天,平年多出一天,三年闰一次,五年闰二次,十九年闰七次……这样计年的方法。这种新法被称为“农历”或“夏历”,现在仍然在使用。
而在此之前,中国除了农历之外,还有另一个主要算法——“节气历”,它以“立春”作为每年的第一个节气,以“大寒”“雨水”“惊蛰”……等二十四节气作为划分季节的标准。这种历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到秦汉时期已经相当普遍了。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自序》中说到自己撰述的日期时即使用了“节序”:“建安纪年,犹率用古书。至建安二十四年(公历197年)冬至节,始创制《伤寒论》,以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