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是生肖的?
“年”是什么? 在古代,人们把每日分作早中晚三时,每时的起始时间有所不同(具体分法各地不一)。 “中时”也作“午时”、“午时”,相当于现在11:00~13:00;“下时”也称“未时”或“午后”,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3:00~15:00。古人用“中”和“下”来表示一天之中太阳的位置,其实很有道理——在一天之中,太阳确实是在“中间”——“下部”移动的。 古人还发现,在一天之中,除了上述两个时辰外,其他的时间都容易下雨或者下雪,于是就把这两个时辰之外的时段称作“阴时”、“阳时”。 那么,从上午到下午,也就是从“阳时”到“阴时”,太阳实际上是往西移动了。为此古人就认为,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因为随着地球的自转,无论阳时还是阴时,太阳都是东升西落。只不过在晨昏线上,太阳确实是从西方升起罢了。 不过,这种说法却保留到了一个现代词语里——“午”字,即“日午”的“午”。
“午”是古时一个重要的计时单位,它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现在的12:00~14:00。从这个意义上说,“午”相当现代的“时”。 但是,这种“午”并不是现在新式记时中的“点”的概念,而是更接近于现代的“时”加“分”,即半个小时。 例如《庄子·盗跖》有言“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中寿”在这里指60岁,换算成我们现在的新式记时,大约是现在的72岁左右。
既然“午”约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而每个“午”又大致相当如今的半个小时,那么一个“中午”也就大体相当时今的两个小时,合现代的四个小时。这样计上来,一昼夜便有了十二个“中午”,也就是说,过了午夜12:00也就是旧的一天过去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在这种计时体系下,子夜、半夜、凌晨等词就表达不了今天的12:00~1:00这一段时间了。它们所对应的其实是现在的9:00~10:00。当人们说到这些时间点的时候,实际上指的是过去的一整段时间。 所以这时就要有一个能够表示一整套时间体系的词汇了,而生肖就很好地承担了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