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正在指什么生肖?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这是三国曹操《燕歌行》的诗句。在古人心中,秋天是一个伤感的季节。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他笔下的秋天不是悲凉的景象,而是一种昂扬向上、乐观豁达的情绪。 事实上,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让人喜悦的季节。但在古人心目中,这季节更多的是收获与伤感交集的时节——果实已经成熟,人们该收割了;万物凋零,生命将逝,人们对来年的期待与惶恐都在这个季节弥漫开来。
古人对秋天的感受很复杂,情绪也有喜有悲。而“悲秋”似乎比“喜秋”更为常见。“悲秋”也由此成为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 宋玉《九辩》中有“悲哉!秋之为气”的句子,可见悲秋由来已久。屈原在《离骚》中有“哀秋冬之凄惨”的句子,表示自己在深秋之季也满怀悲伤。 曹丕《燕歌行》开篇就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摇露为霜;群燕辞归雁阵行……念君客游思断肠”,把秋作为伤感的代名词用到了现在。
李商隐写过“秋阴不散霜飞晚”(《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柳永写“渐感秋滋味”(《浪淘沙》),白居易写“九月寒砧催木叶,十旬烟草壅花枝……”(《洛阳留守西池》),王实甫写“长天秋月明明,正万壑枯松。”(《端正好·上高监司》),张炎写“听窗雪洒林梢,早灯晕晕,初月临高标。”(《疏影·咏荷叶》),陈维崧写“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点绛唇·题元人画春景》)… … 这些诗词里的场景和意象无不给人生悲怆之感。
但也有反其意而用之的,如南宋女词人蔡淑明就有“叶叶红轻,亭亭绿净,娇雅熏风晓。”(《瑞鹤仙·咏石榴花》)以花写喜庆,表达的是一种喜悦的心情。 其实,不管古人眼中“秋”是什么颜色,有多少意义。现代科学都已经证明,秋天绝对是万物丰收、充满色彩的浪漫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