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可以预示什么生肖?
“鸟,羽虫也。灵长而智、能飞、善鸣;其形色,青赤黄白黑,凡六色……”——《尔雅·释鸟》 先秦典籍中已有关于鸟类分类的记载。东汉王充著《论衡》,其中《言毒篇》对禽鸟分类有所论述并认为:“燕之黑色,鹊之白首,鸦之青尾,鸿之秃趾,鹅之黑嘴,鹳之跛脚,鹤之驼背,凤之髯,孔雀之绿,山鸡之彩,皆为异焉”。除却少数像凤凰那样的“杂食”鸟类,大部分鸟类的食物偏于植物性,因此对气候和土壤十分敏感,会在迁徙或留守的过程中选择性地适应环境。它们对于人类社会的感知主要依靠嗅觉和视觉,因此古人根据鸟类的迁徙、留居和活动情况来预测年份气候变化和收成好坏。
1.燕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燕乃春秋应候之鸟,季春始发北乡(今北京),冬末春初还归故巢。”——晋代郭璞注《水经·江水三》 对于候鸟燕子而言,它的迁徙规律与季风循环有一定关系。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区,因此当季风袭来之时,燕子会随风南返,每当冬天来临,又由南往北飞回。“正月鸿雁于飞,二月燕子东来。三月杏花吹雪,四月杨柳风低”“秋深露重蛩声瘦,夜静烟寒雁字斜。莫道天凉好个秋,西风乍起雀犹惊。——清·吴锡麒《鹧鸪天》 在古人看来,只要有燕子来去,说明天气冷暖交替有节律,虽然季节变换令农作物受到一定影响,但是总体上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大雁——草木枯萎,寒风呼啸 大雁是候鸟,随季节变化进行南北迁徙。它具有“先树而巢”的特性,即在春季首先选择树木发芽的地方筑巢。古人由此判断大雁的踪迹作为节气变化的征兆:“春分之日雷乃发声,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冬至之后,雷无消息。立春之日雷作,雨水之内雷小发,惊蛰之际雷发声,春分之日雷乃震。——晋代郭璞注《晋书·天文志》 所以,当冬季刚刚过去,大雁开始启程向北时,就意味着严酷的寒冬已经过去了,温暖明媚的春天即将到来;反之,当秋季到来,大雁准备南下时,就意味着风吹草低、草木枯黄的秋天到了。
3.乌鸦——“乌”指乌鸦,“鸦”指老鸹 《礼记·月令》中说:“孟秋之月,乌鸦蚤鸣。”郑玄注曰:“乌鸦,孝鸟,蚤,早也。”孔颖达疏曰:“此孝鸟即今日乌鸦也……” 汉代崔寔撰《四民月令》中也提到九月“乌鸦始鸣”。现代地理学研究表明,因为乌鸦善于择地而生,所以它在地理分布上受到纬度影响较小。也就是说,不论南北,只要温度适宜,它就会繁殖。因此在古人眼中,这种“不孝”的鸟在春秋两季总是徘徊不去,是一个不祥之兆。 如果鸟留居而不散,也是有凶无吉。唐代韩偓《早春》说:“数只鸳鸯旧迹新,翠帏香冷绣帘沈。”这里的“旧迹新”,是说去年留下来的痕迹,也就是“余寒料峭”的意思,象征春天还没有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