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墩是哪个生肖啊?
不是每个胖孩子都是属 虎的…… “胖墩”这个词儿,我小时候听到最多的地方,就是村里那台每天放映两部片的电影院里——《少林寺》和《五霸山》。这两部电影里的主人公,一个体型匀称,一个肥胖敦实,“胖墩”因此就成了“肥胖而矮小的人”的代称了。 不过,这些人物的形象毕竟是虚构的,我们生活中还是能常见到身材高大的胖子,所以“胖墩”还有第二个意思。这个意思是“形状像墩子似的圆滚滚的大块头”“身材很壮实的高胖人”(《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似乎更合乎生活实际,我也一直以为这是它的本义呢!可问题是,它怎么会和十二生肖扯上关系呢? 我查了很多资料,终于搞明白这个问题了! 原来,在旧时中国农村里,人们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是有“迎财神”这一说的,而时间多半选在正月初四。为什么是初四呢?这得从传统的农历计量单位——“朔望月”说起。一个月里有朔、望、新月等变化,每次新月发生时,月亮离地球最近,这时看到的月相仿佛是一个圆盘状,称为“新月”;再过几个朔望月,月亮运行到太阳的一侧,从地球上看到月相呈半圆形,称为“上弦月”;再过去几个月,月球又回到新月的位置,称为“下弦月”。
每个月初四前后,月亮由“下弦月”向“上弦月”变化,这在古人看来,是财富不断积累的过程,所以这一天要“接财神”,希望得到财神爷的保佑,财源广进。 可是,月相有“新月”——圆盘状——上弦月——下弦月”这样的变化,人怎么能看到它处在“上弦月”或“下弦月”的位置呢?原来,古代劳动人民用天然磁铁制作了一些指示北方的指示器,称之为“司南”。这种工具现在的孩子可是没见过喽!它的原理和现在的指南针一样,利用的是地球磁场指向北极。后来人们把指南针用在航海技术上,以确定航船的航线。虽然有了指南针,但航船毕竟是在大海中行驶,偶尔会有方向感丧失的情况发生。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船员们就在船上设置了一个木刻的或是金属的“日晷”——表盘式的仪器,以便随时了解时间——这也是“小时”这个名字的来历。
因为月亮的运动周期约为29.53天,而12个时辰正好24小时,所以在农历月中,月亮的运行轨迹正好与12地支结合在一起。
每逢初一、十五和新月初升之时,就标志着一个新的时辰的开始。也就是说,每一个新的时辰,都伴随着月亮运行到一个新的位置。古书中记载的“月相”变化,实际上是指“上弦月”和“下弦月”交替出现的时段而言的。在这个时段内,月亮从“新月”走向“上弦月”,又从“上弦月”走向“下弦月”。随着“时”和“辰”的分合,“上弦月”和“下弦 月”也相应地分别被赋予不同的名称——处于“上升阶段”的叫做“上弦月”,而处于“下降阶段”的则叫做“下弦月”。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是“上弦月”和“下弦 月”而不是其它呢?难道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其实,在我国古代,人们不但用“上弦月”和“下弦月月”来计算时间,而且也用它们来记日子。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月之内,无论是闰月还是平年,“上弦月”和“下 弦月”共有两次。每当出现两次时,就标志着一个月的到来。于是,“上弦月”和“下弓弦月”也就成了每个农历月份的第 一天和最后一天,也就是每十天里“九”和“十”的日子。
“上弦月”和“下琴月”实际上象征的就是农历月份中的“九天”和“十 天”。而十二个月,刚好是一个年度的时间,于是,每年正月时的“上弦月”和十二月时的“下弦月”便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在旧时,每年正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崭新的红纸,写上喜庆的祝福语,在门口悬挂起大红灯笼,好不热闹。这时候,“上弦月”也高高升起,给人间带来无尽的祥和气象。而在年底腊月,“下弦月”低垂,就像一盏挂起来的小灯笼,人们整理一年来的得失,准备迎接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