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又有非典了吗?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情况不妙! 先贴一张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图表,展示自2003年8月以后,全球SARS相关疾病的确诊和疑似病例数。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在2004年初,病例数达到顶峰后迅速下降,到2005年底几乎消弭于无形。 但最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闻开始密集出现,根据新闻里的信息,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这个肺炎的病毒不是MERS,不是禽流感,也不是猪流感——别指望通过动物传播来消灭病毒了;
2. 新病毒至少有两种,一种传染性很强,症状很重;另一种传染性强,症状很轻甚至没有明显症状——这意味着感染该病毒的病人可能不会主动检测从而让流行病学家无法准确追踪传染源和扩散路径;
3. 病毒来源可能是武汉的某研究所,这引起了公众对于“人畜共患”病毒源的恐惧,所以病毒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
4. 中国政府的应对非常及时有效,在发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后迅速隔离、排查、诊断治疗,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并邀请国际社会参与研发疫苗和药物;
5. 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控制人口流动和聚集、取消公共庆祝活动、建立发热门诊监控系统等等,这些措施有效的切断了病毒传播途径,但同时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目前能够想到的减少社会经济损失的办法是:尽可能早地发现感染者并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同时加强密切接触者筛查以阻断进一步的扩散。另外,当前疫情还处在早期阶段,客观认识疫情才能更好的防范疫情。 目前最危险的后果是不合理的应对举措引起新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由于过度恐慌引起的极端事件。作为个体应该做好防护措施,但不增加不必要的焦虑。对于传染病而言,最有效的预防办法还是避免接触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