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立秋忌什么?
阳历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于公历8月6-8日之间,按农历日期计算,一般处于“小暑”至“大暑”的尾声阶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矣。”“立秋”的“立”字,其实指的就是“开始”的意思。“立秋”的到来,意味着夏去秋来,自然界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下沉而开始收敛,由盛转衰。 “立秋”期间天气的变化特点主要是:高温多雨逐渐转变为温度变化不大、多阵雨或细雨绵绵。“立秋”后虽然天气转冷,但是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寒流,气温下降并不明显,气象学家称为“秋老虎”。
在二十四节气中,“立秋”以后,除了“处暑”和“白露”两个节气外,其他每个节气的名字都描述了气候的特征:“立秋”有“秋意”但无“凉意”;“处暑”意味着“炎热消失”但是“未入深秋”;“白露”则是“清凉早晨”出现的“露水”。 那么,作为传统的农耕文明,古人在经历了一年的辛勤劳作之后,在立秋这个节气又有哪些禁忌呢? 古人认为,立春到立夏这段时间是一年前冬眠的动物苏醒的时间,因此立春有“打春”或者“闹春”的习俗。而在立秋这天也有“闹秋”的传统。由于古代医疗条件有限,人们对于季节转换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疾病难以解释,于是便把许多无法避免的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归咎于某种神秘力量,进而通过各种仪式进行消除。
在“闹秋”的过程中往往包括各种祛凶免害的仪式:在田野里挥舞镰刀(意为砍杀天牛),在谷场上敲打稻谷(意为击退蝗虫),用扫帚扫地(意为消灭虱子、螨虫等寄生虫)……这些仪式一方面表达了劳动者对于获得丰收的美好祈愿,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在面对不确定的自然风险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我安慰。
除了“闹秋”外,民间还有“贴秋膘”的习俗。经过一整个夏天的苦夏,人们的饮食相对清淡,体重也会随之下降。立秋一到,天气逐渐凉爽,人们食欲好转,为了补偿盛夏的损失,需要在立秋后“贴秋膘”——吃羊肉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使体重增加,精神饱满地迎接秋冬季节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