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办学校?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曾经出现过两次兴办师范教育的热潮。一次是1923年至1927年间,国民政府成立教育行政机关,大力倡导和发展师范教育;一次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抗战的需要以及高校内迁,教育部于1938年在武汉设立了国立教育学院(后改称国立师范学院),次年又在桂林设立桂林师范学院,作为培育师资的基地。两所师院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此积累了丰富经验。 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1月在华北大学的基础上建成了清华大学;同时也开始筹建北京师范大学,但直到1950年底才正式招生。当时国家财政困难,无力支撑新建大学的运转,因此决定“一面建设、一面教学”,在建设的同时开展教学活动。鉴于此,两校都采用了边建边设边发展的办法办理,并在院系设置上以文理工为重点,兼顾师范性,如清华大学设立了理科、工科和文科三个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则成立了文理两个学院。不过,由于当时的办学条件有限,加之又要保证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于是两校都开始大量招收临时学员——即先入校学习、待毕业后根据国家需要和工作性质安排去向的学生。这些学生入学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一生活,犹如军队一般,故被称为“解放军院校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强调培养目标的专业化与单一化,以便使学员能尽快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在这一模式下,所有专业一律采用本科四年制的标准进行构建,分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三大块,并实行选课制度,以满足不同学员之间的差异性需求。 这一教学模式虽然为培养专门的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但也由此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过分注重专业化的培养导致了很多学员缺乏全面的发展,尤其是人文素养的欠缺;另一方面学员毕业分配时因所学非所用而产生的失落感也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