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生辅导?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辅导?这是每一个家教家长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里,就给大家提供几点意见。
一、要重视对孩子的“头三分钟”。
当孩子感到厌烦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这时,就该是家教家长采取补救措施的时候了。对孩子的补救必须有“弹性”,不能“千篇一律”。要与孩子平等相处,学会理解、尊重孩子,并给孩子多留一点自由呼吸的空间,进家前,家长不妨先到工作场所(如商场、餐馆等)转一转,感受一下外界的环境和人们的活动,与孩子共享社会生活,增进亲子感情。
二、要帮助孩子做个好孩子。
不要仅仅以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只要他(她)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就要设法找到一个突破口,扬长避短,促进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要引导孩子学会做事、做人,而不是成人愿望的牺牲品。
三、不要小看孩子的“小脑袋”。
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对现实中了解的对象进行分析、综合,从形形色色的真实世界中,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去释疑解惑,从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要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体现出来。要让孩子在思考之余,动笔写一写生活中的人和事,哪怕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写的不好也不要紧,一定要鼓励孩子继续写的想法,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这样既是练字的过程,也是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过程。
四、要设法提高孩子的“元认知”。
元认知主要是对自己思维活动的认知:思维活动过程中是否有序,有没有逻辑性,思路是否开阔,有没有限制在某个圈子里打转。对自己的思维活动结果的认知:看是否解决了问题,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对思维活动本身和结果认知:思维有没有价值,是否对真实情况作出了反应,是不是武断、草率。思维的高层次活动大多是抽象的、发散的、开放性的,只能从思维结果来判断。元认知是可以训练的,家长需要提高孩子对于自己思维活动结果的认知水平,就要不断地对孩子进行提问:你从这个过程里学到了什么?你所做的假设是否合理?你的思路能不能再开阔一点?这些问题,都要孩子在一定的思维层次上才能回答得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对于自己的思维有一个较好的掌握,才会不断提高孩子的元认知能力。
五、要设法提高孩子的联想能力。
这是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引导孩子养成留心观察,经常联想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引导孩子养成观察仔细,思考多样的好习惯。要引导孩子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通过适当的表达形式,表现出来,交流出来,甚至写出来。
六、要重视孩子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称辐射思维、扩散思维。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看待事物,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运用发散思维方法进行处理问题,可以使家长走出思维误区,避开认识狭隘性。家长要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让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指导孩子按照成人的方法去做事。
七、要设法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生活是大课堂,孩子要在真实的生活中锻炼能力。孩子往往喜欢听好的故事,让家长对给孩子讲一些“狼来了”的故事,让故事引导孩子自己思考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
八、要引导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很多孩子都会对一些现象很好奇。在生活里,让孩子寻找答案,也可以让孩子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某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