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肖读几声?

范兴藩范兴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是七十年代生人,出生在豫北乡村。我的童年几乎与鼠为伴。我家仓房是土坯垒的。每年春天要加高、加固,所以里面特别暗。记得夏天晚上经常在里面捉迷藏。当然偶尔也会发现老鼠。用棍子打会引来更多老鼠,只能“剿灭”。我小时候很爱吃花生和瓜子,家里种了这些作物,收回来晒在席子上。白天母亲把干果摊在大碗里让我吃。傍晚时就不见了。原来是老鼠偷吃了。为了防老鼠,晚上就用筷子夹上花生米或者瓜子放在桌上,等着它们来“偷”。有时候老鼠不吃这香酥酥脆的花生米,却喜欢吃新鲜的瓜子仁儿,于是我就“剿灭”了不少家伙。 后来上了大学来到南方,这里没接触过这种动物。有一次和舍友下馆子,他突然说,“哎!你信不信我点一碗面条能使蚂蚁搬家?”“不可能吧!”“不信你看着啊!”于是真的用一根筷子把面条架起来。果然不久就看到蚂蚁从对面桌子上爬过来……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北方一个军工企业工作。那里冬季气温常到零下二十几度。一天车间主任给我送来一包新买的棉衣外套。我一看标签,原来是他送给我的。因为他儿子和我同姓,又刚好缺一件这样的外衣,所以就送我了。那时年轻不怕冷,第二天就穿上了。到了第三天早晨,我惊奇地发现这件新衣服里居然有老鼠啃食的痕迹!顿时毛骨悚然。不过还好,衣服还完完好好的。

后来我调到了另一个分公司,在那里遇到了同样来自南方的同事。有一天闲谈中说起了这个有趣的现象。他说在南方从来没有见过老鼠咬衣物,因为南方湿度大,衣服容易发霉,而老鼠不喜欢吃霉坏了的食物。听了他的解释我才恍然大悟。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食物丰富多样,再不用担心饿肚子。可是那些贫穷的日子却永远留在了过去。我的童年与鼠为邻,并不害怕它;反倒觉得很有乐趣。长大了由于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变,对于老鼠反而非常厌恶。看来环境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广雪玉广雪玉优质答主

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和其他一些东亚国家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已有雏形。原始人认为牛、羊、猪、狗、鸡等当中,牛、马、羊、鸡、犬是他们的主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虎是危害他们生产和生活的猛兽,龙是他们的保护神,故有十二生肖之说。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耳目常见的形象就是十二生肖俑和十二生肖邮票。现代人本命年佩饰的生肖造型也很受欢迎。生肖像在广大农村也很受欢迎。

十二生肖之鼠:正月春节前后是老鼠繁殖之际,以鼠为首,十二月初八是谷子回仓的日子,“老鼠娶亲”是旧时民间的传说。

十二生肖之牛:“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初二还是“人出忙”的春耕之际,龙和牛都是耕田的形象。人们以生肖牛和生肖牛神——牛头马面来描述生辰属牛的人。

十二生肖之虎:旧时二月十五是“神农生”,又是“花朝节”,是百虫蛇蝎蠢动和百花争艳、百鸟竞鸣之时,所以人们以生肖虎和虎神——虎将、虎头来描述生辰属虎的人。

十二生肖之兔:三月三日是“王母娘娘蟠桃会”,人间亦有“三月三,划灰蛋”、“三月三,过小年”、“三月三,荠菜煮鸡蛋”的风俗,人们以动物生肖兔和兔神——兔儿爷来描述生辰属兔的人。

十二生肖之龙:四月四日是“寒食节”,为纪念晋国恩卿介子推,人们效法他被焚绵山的传说,凡有龙蛇之物“禁火”一日。人们以生肖龙和龙神——雷公、电母来描述属龙的人。

十二生肖之蛇:五月五日是“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和怕恶月恶日,用插蒲艾、喝雄黄酒、做“灰羹”、画“王”字、采药等方法去五毒,防身消毒。人们以生肖蛇和蛇神——金蛇、玉蛇来描述生辰属蛇的人。

十二生肖之马:六月六日是“天贶节”,是祭祀天神之日,也是祭祀“六畜”牛、马、羊、猪、狗、鸡之日,又是“看牛节”、“晒衣节”、“姑姑节”。人们以马神——赵公明来描述生辰属马的人。

十二生肖之羊:七月七日是“七夕节”,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日,是少女乞巧、少男祈福、瓜果献神之日,旧时也叫“磨牛会”。人们以动物生肖羊和羊神——羊羔,来描述生辰属羊的人。

十二生肖之猴: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的“米驼会”,旧时也叫“鬼节”;又是“王母娘娘麻姑会”,又有“人出耍”外出游乐的活动。人们以动物生肖猴和猴神——孙悟空来描述属猴的人。

十二生肖之鸡: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是乡邻聚餐欢度之时又是敬老日,是吃红枣蒸馍、菊花酒、赏菊、登高之时。人们以动物生肖鸡和鸡神——司晨神来描述生辰属鸡的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