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肖什么是瞎子?
老鼠吧,白天不出来晚上出来啃东西吃,但是它们有一个很好的视力,可以看得很清楚,不会像狗一样用鼻子辨认方向。所以老鼠是“瞎子”。 或者说是“盲人”比较合适一些。 另外就是鸡了,因为鸡的视力也不是很好,白天也是在黑暗中活动的,和老鼠一样属于夜盲型动物(和人类不一样,人是亮斑状,鸡是暗适应能力很差的夜盲型),所以也是瞎子…… 再一个就是兔子,兔子的眼睛不是长在正前面的,而是有点歪的,所以,看东西的时候需要转动眼球,这样很容易产生疲劳,造成暂时性失明,俗称眼晕。不过兔子耳朵特别好使,只要有一点动静,它就会立刻窜得无影无踪! 所以啊,兔子也是一种瞎子哟~ 最后一个是蛇,大家知道蛇没有眼球,其实它的视网膜是退化了的,根本没有视功能(看不到东西)。再加上它的脖子非常灵活,可以灵活的旋转,在找到虫子的时候,它会非常敏锐的把脑袋伸过去,然后脖子一卷就把食物吞进肚子里去了。
注:以上分析纯属个人看法,如有不同意见,那就是你错咯!么么哒~~
十二生肖里没有盲,也没有聋,连瘸的也没有,独独有一个瞎子——龙眼瞎,即“盲龙”。
“盲龙”二字本是闽方言词汇,意思是不明智而被占便宜的人,也指不识货却白白掏银买便宜货的人。在厦门话里,经常有人把“愚人”称作“盲龙”,比喻“无头脑而任人摆布的人”。如:“真系盲龙,歹徒一骗就骗倒了。”“歹奸有歹愚,你若勿假,歹人也会被你骗倒啰。”其中,前一句是闽南人批评愚人无知无识的话,后一句则是宽慰受骗的人的诙谐话。
厦门的“盲龙”意象不仅源于闽南本岛,还源于台湾。台湾人常用”盲龙吃蟹”来形容糊涂人占大便宜还懵然不知。厦门人则认为十二生肖里有“龙”没有“盲”、“聋”、“哑”,独独有一个“瞎子”——龙眼瞎,便从台湾“盲龙吃蟹”一词里衍生出了“盲龙”。
事实上,“盲龙”一词,还与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信俗相关。在闽台,龙是神灵。闽台百姓认为,谁有幸触着神龙就会有福气,但自己没有感觉,于是人们把这样的傻里傻气的人叫“盲龙”。这样,闽台两岸人民对于 “龙”的共同信俗,共同演绎出了“盲龙”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