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什么生肖?

车芯然车芯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张籍(约768—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原姓张,后改姓王,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凤阳东北)。始住江南,后流寓洛阳。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及第,官至水部员外郎。为人恬淡,性孤傲,喜交游而又严于自律。诗学韩柳,擅五古、七古,风格平易朴素。与王建、白居易、韩愈、刘禹锡等均有往来唱和。所著有《张司业集》。

张籍出生的年代,他的家乡正经历着政治上的巨大变动——藩镇割据。张籍的祖辈原本住在江南,后来随政府南迁而定居润州(今镇江)。张籍出生在苏州一个商人之家,大约十岁时全家搬到了和州(今安徽和县)。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战争主要发生在河南和河北一带,但对江淮地区的骚扰却从未中断。元和八年(公元814年),割据淮西节度使地的蔡州军攻破汴州(今开封)。当时张籍十七岁,正在汴州应试,不幸沦为流民,辗转逃到扬州。

《唐才子传》里面说他“少孤贫,性颖异”,可见是个聪明伶俐、早早失去父母的孩子,在战乱时代,可能连名字都没有人给他取,成了无姓氏的孤儿。虽然生活在商业都比较繁华的润州和扬州,但张籍并没有成为儒雅风流的书生,而是选择了去从军!

他在青年时期曾前往淮南节度使府应聘,因为文采出众被留用,先任掌书记,后升任观察支使。这大概也与他从小跟随商贾的父亲四处奔走有关,自小就培养起了独立好强的性格。 一般从军的人都是选择武职,他却选择了一般文人都不屑一顾的“笔杆子”。或许是因为从小的经历让他深知社会底层的艰辛,所以非常同情劳苦大众的生活。

他做官期间曾经向皇帝上书,建议免除了浙东百姓当年欠下的赋税,得到了人民的爱戴;还因为给朝廷献上了平定叛乱后的战利品——一万口盐铁而受到了赏赐。

张籍的诗歌大多为反映底层疾苦的作品,如《悯农二首》(其一): 年年耕作尽耕耘,四海无人不可怜。 多少朱门桃李树,春来依旧惹尘埃。 这首诗显然是以桑梓之乡的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为背景写出。所谓“年年耕作尽耕耘,四海无人可怜悯”,直接揭出了社会中劳心者对劳力的盘剥现象。至于“多少朱门桃李树,春来依旧惹风尘”一句,更是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贫苦大众在艰难生活中“含辛茹苦”的模样。

张籍还有一些诗歌是反映在战乱中百姓的痛苦生活的,如《辽东行》、《采莲词》等等。不过张籍的诗风并不像白居易那样通俗平白,而是带有比较浓厚的古典味。

赫冯君赫冯君优质答主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遍览计,唐贞元十五年(799年),中进士第,工于乐府叙事诗,与王建齐名,其善于描述民间疾苦,表达人民呼声,有张王乐府之称,世称“张水部”、“张司业”。代表作《秋思》,这首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他的《节妇吟》,诗中“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为千古名句。《送远曲》,可与“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名作比美。张籍又擅长乐府诗,他的“白纻舞”“乌栖曲”,俱能在古乐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他还在世时,人们把其与当时声望最高的白居易相比,誉为“张白”,张籍又乐于称道他人,甚为自负。

张籍乐府诗的风格和手法,后人有相当评价。由于他对乐府诗歌的贡献,与王建齐名,人们并称他们为“张王乐府”。 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思想更是集中于对人民痛苦的深刻同情上。张籍作为白居易的同道和挚友,他继承和发展了杜甫开创的具有进步意义的创作方法和现实主义诗歌理论思想,继承了他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并在他们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创作成果加以丰富和发展。张籍的很多诗与杜诗的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和息息相通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