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三什么意思?

姬小靖姬小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是1982年农历6月13早上五点到七点出生的,请问我的生肖是什么? 答主生日82.07.19农历六月十三辰时(早晨7-9点) 查万年历表得公历(新历)日期为1982年9月4日 生肖属“羊”

1.为什么是“羊”呢 因为公历1982年9月4日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节气,秋分到来时间大约为每年公历9月22日至24日之间,秋分被看作是一个分水岭或者临界点,因为这一天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一样长;而农历六月正好在每年的夏至到冬至这四个节气之中,根据古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平衡”的观点,认为农历六月应该是阳极盛而阴始生的阶段,用现代科学语言描述就是农历六月处于“阳大于阴”的状态——此时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庄稼长势良好,万物繁茂。

如果单从农历六月这个时间段来看,“阳大于阴”似乎再自然不过,但问题在于,农历五月也是“阳大于阴”啊,那么五月的阳气怎么会没有六月的阳气旺盛呢?难道不是应该五月阳极盛而六月阴始生吗?其实古人考虑到了月亮的盈亏,除了太阳以外,月亮也是带来昼夜长短变化的重要天体之一,当月球运行到近地点附近的时候,看起来月亮比较大而且比较明亮,这时候是阴气的上升阶段,按照古人的说法,是月亮“蚀阴成象”,也就是月亮上的阴影部分开始增加,阴气慢慢积聚的过程——“月有上下弦分,故半月为一旬。凡经三十日又遇朔,月满如圆。故曰‘十月朔,冬至’。每朔望必视月形而占,以观阴阳消长,谓‘望阴晴’。” (吴尚英等编著《中国节气》第55页) 所以农历闰月在月末的那几天属于阴盛阳微的阶段,而农历六月则是在夏至后第一个月圆之前,依然属于阳极盛而阴始生的状态,这时的生肖属性应当是从“午”开始顺时针排列的子、丑、寅、卯……直到亥,其中子鼠酉鸡戌狗都属于“阳”,而午马未羊申猴属于“阴”——所以题主生日属于“午未”换甲,当然就“阳”得不得了啦!

2.还有意思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是“三”的意思而不是“一”或“二”的意思? 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并非现代的科学计算方式,而是“逐刻计点”的方法,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把一昼夜划分开来分别标记,而是把一个昼夜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标注一个符号,每个时段大约是现在的八个多小时,这样一天一夜加起来恰好是一昼夜,如此计点,第二天早晨重新标注,这样的计时器叫做“圭表”,用它标记的“时辰”当然与现在不同,现在的“子时”在古代只指今天的23点至凌晨一点,现在的“午时”则在古代只有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 而“三”代表的就是现在的九点至十一点,正是午时三刻。 另外,古人虽然建立了完整的干支纪法,但用于个人纪年时却并不准确,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地球公转运动导致的季节变化,再加上农历每月天数并不固定,因此他们虽然能够准确地找到“立春”“春分”“立夏”“立秋”“寒露”等等节气交点的规律,却无法通过个人经历的某一天确定他具体出现在哪个月,更无法准确判断这一天的时辰所属。

麻成骏麻成骏优质答主

1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从古至今,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然没有准确的说法,如历代学者分别关于十二生肖外来说、瑞兽说、图腾说、历法说、西王母说等说法。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在古代就有了关于十二兽的记载,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辰,龙也;加卯焉,以为虎;加亥焉,以为猪。”可见至少在东汉,十二生肖都已经确立。南北朝肖梁时,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详细记载了关于十二生肖的民俗,表明到了南北朝时期,十二生肖已经成为民间普遍流行的民俗文化符号。

2三元是中国民俗文化中的传统术语。“三元”一说源于道教经典《元始天真经》,是上元、中元、下元的合称。道教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即上元天官(正月十五)、中元地官(七月十五)、下元水官(十月十五),又名福、禄、寿。“三元”一词广泛用于中国古典文学和其他典籍,其在不同场景有不同的含义,如“三元”也是明清科举制度术语,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的合称,即“连中三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