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鼠是什么生肖?
“子鼠”,这个属相是属阴阳五行中的“阳”;它的前一个“午马”的属阴,后一个“丑牛”也是属阴。这是以十二地支代表每天的序数来确定的。 那么,为什么“子鼠”属于“阳”,而“午马”、“丑牛”却是属于“阴”呢?这涉及古代中国对宇宙生成与结构的一种想象——天地阴阳说。 这一理论认为,天地是由混沌一气逐渐分化而成的,先有一浑圆混沌体称之为“太极”,在它之中分出两仪(也就是阴阳),继而由阴阳二仪各生出四象,然后才有八卦位置的形成,之后才有天干地支等符号系统的出现。整个天地的运行都是处于这样一种阴阳二气的推动之下进行的。
在这个理论体系当中,“子”是属阳的,因为它和“午”一样都在北边,又在同一条经线上。而“丑”则属阴,因为它紧挨着“子”,且被“寅”所夹。至于“卯”,它是阳中之阴,因为它是“辰”的前面,被“巳”所夹。以此类推。 所以这样划分阴阳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非常严密的逻辑关系。
同样,用这种方法判断一个人的八字,也是有据可循的,如“甲子日甲子时出生的人就是阳年阳月阳日阳时出生的男性”,“乙丑月癸未日出生的人就是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的女性”……
十二生肖是中国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同时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特有文化符号。
生肖的周期为十二年,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的计算是根据农历的年份来计算的。每一年的春节到下一年的春节前一日,都为一个农历年份。而每年春节那一天,具体哪年是丙申年,哪年是丁酉年,则需要通过翻阅万年历等工具来找出十二生肖对应农历干支纪年以来计算。
十二生肖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据道家典籍《河图洛书》、《山海经》、《礼记》及春秋时代管仲等古籍中多有对十二生肖的记载,这些文献的形成时期,在先秦两汉之时。但十二生肖的普遍认知应是在隋末唐初才开始,而真正为十二生肖写成传世之书,则当以明人胡文焕所辑《幼学琼林》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