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十二生肖代表谁?

牧诚林牧诚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放观点,个人认为武士的十二兽首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的十二时辰,与现在通用时间制的十二小时制无关(尽管最后使用了西方的时钟),并以此为基础构造了一套相当精致的时间系统,并且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再谈一下为什么是“子丑寅卯”而不是“寅卯巳午”,为什么是“辰巳午未”而不是“午未申酉”等等,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需要简单介绍一下中国传统计时器——鼓壶钟漏。古代没有通用的计时器,所以各个朝代都有各自不同的标准。汉代的计时器是铜壶滴漏,据《晋书·天文志》所记,以水为源的刻漏在汉代就有“百柱千球”之说,到宋代时,刻漏的分度已经十分精密。

到了元代,发明了用鼓打时的方法来测量时间,即所谓“鼓漏”。这种鼓漏的构造是这样的:在一个圆筒中插入一根针,使其能够自由转动,当圆筒旋转时,上面的针就会依次触及各个位置,从而形成“时计”。每个时辰分为八格,每格称为一“候”,每隔两个小时击鼓一声,以便报时。

每天总共击鼓十二次,刚好对应“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这种鼓漏实际上利用的就是机械原理中的“齿条轴”,也就是把弧形扇面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对应一个时辰,通过旋转的方式将时刻记录下来。

不过这种鼓漏不能用来记录瞬间的时刻,每一格都相当于现在的一分钟,如果发生紧急情况需要记录精确的时间,还是要借用沙漏或更精确的机械装置才行。 明代初年,宫廷中使用一种叫做“圭表”的计时器。这种方法仍然是直接测量太阳高度的方法,其原理和建文庙时所用的测影仪差不多,只不过使用上比建文庙时更为方便一些。但这种方法受到天气的影响较大,不是一种能准确记录下瞬时时刻的仪器。

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 年),英国约翰·哈林姆(John Halam,又名汉伦)来到京师,带入了一种自鸣钟。这是一种能够自动报时的装置,其原理是用钟摆的力驱动一个齿轮,使它依次拨动各个功能盘,最终显示出时间。这是中国古代最早提到的一种机械钟,但是据传这尊钟表传到清朝乾隆年间就毁坏不见了。

姜羿函姜羿函优质答主

十二属相,又名十二生肖,是中国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以十二属相来纪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记时法,西方人只知有十二星座而不知十二属相。十二属相也是按照十二地支来排列的。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祭七星坛借东风,因周瑜嫉妒,鲁肃为防孔明托辞不行,便暗将防江二十只船推下水。每船用军士十五人,船主七人,共用二千一百人。孔明却要鲁肃调将三十名青壮精兵守坛,此正合十二属相三组轮回,三周共九九归一矣。孔明借来东风助周瑜火烧赤壁,便有了流传千古“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说。三国演义》中的“七擒孟获'也是这个道理。孟获有九个弟弟,七擒孟获而未擒其余八弟,正应周易中未尽一气,七乃周也。

“周'即一周十二月,十二属相即是一周,“擒'乃抓也,用的正是擒贼擒王之道。若擒了他的弟弟便等于擒了孟获,故而施周易中计,七擒孟获而孟获不服,便放了孟获去请其它兄弟,直至将九弟全擒来方才心服。

十二属相中的十二位英雄人物合天地人三才而成,子鼠为将帅,丑牛为军师,寅虎为先锋,卯免为主帐,辰龙为粮草,巳蛇为内应,午马为后护,未羊为阵后,申猴为斥候,酉鸡为中军,戌狗为大帐,亥猪为外应。十二位英雄按十二属相轮转可永保江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