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生肖龙是什么生肖?
1、龙是神圣的,不能随便欺负。 《说文》中解释“龙”字:“象形。物之微细,若龙之形状者,故谓之物;天地之所生,阴阳之气有清浊,从生物凡象形皆象之。”段玉裁注:“龙者,鳞虫之长,王者的象征也。故书亦谓之‘王’。”《礼记•曲礼上》:“天子驾龙,诸侯驾驺,大夫以上,乘夏屋。”《史记•夏本纪》:“禹行自禹城,至泰山,大风,雪暴。禹衣冠尽湿,甚益其行。一日,过大洋,滔天,禹步行不用船,更利其行。”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郡县制,以法治国,皇帝自称“朕”,皇帝的专属称呼为“龙”,别人不得僭越。西汉戴圣编撰《礼记•郊特牲》中解释这种习俗的来源:“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而大朝待天晴。”
2、龙能大能小,可自由变换体型。 龙能大能小,这也是龙的神秘性之一。在封建王朝,皇上出门时,要先在小池子里测试一下自己的身影长度,看是否超过池子边沿,如果有的话,就要重新扎起皇辇(念yan二声),因为“龙能大能小”,所以皇上的身影会随时变化。
3、龙首像狮,身像鱼。 我国古代的龙,不是现在人们观念中的“神龙见首不见尾”,而是“龙首似狮”、全身“像鱼鳞”状的(见《尚书•周书•大宗伯》和《礼记•祭法》),并且是海洋里的鱼类所崇拜的图腾(详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六十四卦经》)。现代考古发现的龙山文化玉器中,龙的形象也是“首似狮”,“身如蛟龙”或“鱼鳞”状。
4、鱼龙混杂,龙代表了最高等级的贵族。 在商周时期,只有君王才能称作“龙”,而且“龙”还是帝王的象征——古代宗庙祭祀时,天子所用的祭品有一条龙,而诸侯只能用蜥蜴。汉代以后,皇室宗亲和贵妇人也能称为“龙”了,但地位较低的人称“龙”,则有被贬之意,形容人不干净。 到了明代,皇帝自称“吾丈”,家人则称“吾家丈人”,意思是老子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