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早上的生肖有哪些?
子鼠,丑牛 凌晨1时至3时(即子时)。 此时阴气最盛,阳气微弱,老鼠最喜欢在阴暗的地方活动,所以在子时,老鼠最活跃,故“子时鼠胆大”; 寅虎,卯兔 早上3时至5时(即寅时)。 天色渐明,阴消阳长,阴阳开始转化,老虎就在这时出洞活动,所以被称为“寅虎”;同样道理,兔子在天亮后也开始出来觅食,故而有了“卯兔”之称。 “寅时老虎出,卯时兔上梁。”——这句俗语也说明了这个时间的动物特征。
辰龙,巳蛇 上午5时至7时(即辰时)。 太阳逐渐升高,光明逐渐壮大,所以龙从此时开始显露出身形,腾云驾雾、翻江倒海,可谓是“生龙活虎”;而蛇也是在这个时间最为灵动,故有“巳蛇”之称。
午马,未羊 上午7时至9时(即午时)。 日光强烈,马儿在这时会精力充沛地“日行千里”;同时,羊在这个时间段吃草最快,可谓“羊饱人忙”!因此有了“午马”和“未羊”的说法。
申猴,酉鸡 下午9时至11时(即申时)。 一声啼晓,万物苏醒,猴子在此时最为灵敏,一个筋斗就能穿越云海;同时,鸡也在此时鸣叫,呼唤着离群的伙伴,所以有了“申猴”“酉鸡”之称。
戌狗,亥猪 晚上11时至凌晨1时(即亥时)。 夜深人静,狗主子开始巡视家园,当然最活跃的时间还是在“戌时”,也就是白天;至于那头懒洋洋的肥猪,当然是到了“亥”时才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所以说“属猪”的人爱睡懒觉也是有道理的。
子时 23时至第二天1时 鼠
子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夜半,十二时开始。这一天十二个时辰的夜幕沉下来。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进入了睡眠状态,而另一批不睡觉的小动物们开始活动了——属鼠的。据说猫儿睡觉的时候,老鼠最活跃……子时一阳初生,高寿的象征。古代帝王为讨口彩,都选择在子时出生皇子,因此“子”与“紫”谐音,紫禁城便成为古代皇帝所居住的地了。在生肖的十二个属相里,“子鼠”象征着最高级的智慧和机灵。子时一到,万物闭藏,天地之气和合,属相为鼠者开始活动并敏捷地寻找食物。
丑时 1时至3时 牛
十二时的第二时是丑时,夜过半,该是农家的牛栏里反刍的牛被惊醒了,农夫们开始起身喂牛、拉犁了。“丑”字甲骨文为纽头,即系绳子的尖状物,形象的表示了农耕时代的牛耕状态。天将亮未亮,金牛入西,银河中“参”星西沉,“商”星东升,阴阳相隔,不可相见,因此丑时是天地昏晓的交汇之时。属牛的人憨厚、质朴、勤恳,有脚踏实地、默默苦干、不怕困难的力量,这与牛的习性相同。老黄牛辛苦了一天,深夜时分是休息反刍的时候。
寅时 3时至5时 虎
寅时在十二时是平旦,清晨,太阳出现前,天边有一点光亮,据说老虎也出山了。古人认为老虎很强壮、威猛,因此把清晨这个时段归于寅,寅时“鬼门关”开,“百鬼出没”,百兽之王老虎便出来巡视领地了。据虎性分析,它们一般在黎明和黄昏时刻最为活跃。这与寅时和申时相对应,因此寅时为“寅虎”。属虎者是百兽之王,因此虎性之人威猛、胆大、正义、勇敢、积极、自信、崇尚自由、追求理想,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
卯时 5时至7时 兔
清晨5点多钟的时候,属兔的也早早从打洞里跑出来吃东西,这时太阳也快要出来了,而十二时的寅时是“平旦”。人们经过一夜睡眠,精力充沛,是古时官员上早朝的时间。古时候上早朝的官员大多是骑马或坐轿前往皇城,而马儿们这时正吃着它们的早。这时阳气大盛,月亮西落,马儿们在东、日在西,日月相持,天下太平,卯兔出洞觅食,故名“卯兔”。属兔之人机智敏捷、温柔善良、有耐心、胆怯而又顾家,非常珍视感情。
辰时 7时至9时 龙
辰时也就是人们说的食时,又名早食。在这个时间里,龙应该出来活动了。辰时,传说中是群龙行雨的时候。龙是吉祥之物,也是富贵和实力的象征,在中国人们的心里有崇高和至高无上的位置。我国古代皇帝自称是“真龙天子”。龙在十二生肖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象征着力量、高贵和财富。“辰”字的甲骨文是个大口的侧面,口内有若干细丝般的线状物,表明龙会吞云吐雾、喷水降雨,象征着龙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威力。龙乃蛇身麟角、龟眼鹿角、鱼鳞马鬃之异兽,五行齐全。辰时为一天中第一个“合”的时辰,属龙人大多拥有不凡的领袖气质和神秘莫测的能力,是能够引领别人走向成功的领导型人才。
巳时 9时至11时 蛇
上午的9点多钟,巳时到了。人们经过长时间的饮食,大多要活动一下,尤其是那些属蛇的,也开始出来晒太阳。蛇有从不与人争夺,总是远离人群独自活动,深居简出的习性。蛇这种“从不张扬自己的拥有”和“对任何目标的绝对坚守和执著”的特点,也成就了属蛇人的睿智与深邃的人格魅力。“巳”字古文是“神”的初字,形象的描述了蛇作为图腾的神秘色彩。巳时太阳热气普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