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指十二生肖里的什么生肖?

宗赫宗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子鼠 老鼠很聪明,会打洞,善于偷东西吃,有“盗”的属性。 丑牛 牛的力气很大,能够承受重物,如拉车、耕田等。另外,《五杂俎》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伙强盗抢走了一位秀才的妻女,并将他关在一间屋里,用火烧,欲将其烤熟后分而食之。危急关头,这位秀才灵机一动,写下“牛”字,以假乱真,骗过了强盗,化险为夷。这个“牛”字就是现在的“酉”字,又有“丑牛”说。 “卯兔”的说法最早见于汉代应劭著的《风俗通义·祀典》:“兔者,月精,高祖白帝之子也。”东汉刘熙在注释《礼记·月令》时也说:“兔者,月雄,白帝之子也。”至于“卯”字由象形演变而来,其中含有“兔”意,这里就不详述了。

寅虎 “寅”的字形由“示(示字底)”“宀”“广”构成,本意为大房子里有祭祀的地方,与老虎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老虎是独居动物,喜欢独自猎杀,无群居习性;它们喜欢在山洞里休息,也经常在树上搭建窝巢。“寅”字中的“示”表示的是祭祀之处,“宀”指的是房屋,“广”表示的是山洞或是树上的住处,整体意思就是在房屋里祭祀山神,也就是老虎。

仲春之月,天子率诸侯亲往东郊祭祀青帝,迎接春天来临。孟夏之日,天子要亲往南郊祭祀炎帝。先秦典籍中还有秋祭炎帝和冬祭颛顼的记载,可见这些上古帝王将相是很重视跟火有关的祭祀的。《周礼》中有记载:“祀司寇于行阶东南……”这里的司寇是主管刑狱之官,又被称为“掌戮”。郑玄注曰:“行阶,廷中之路。”贾公彦疏曰:“谓庭中之道,今时曰街道矣。”“行”(xíng)即今天的道路的意思,“行”字的古文字形体下方的两点就像两条腿,所以“行”表示行动,有行走之意。“行”引申出“行伍”——古代作战以五人为一队,故云“行伍”。

辰龙 “辰”的原字形像一条蛇盘踞在树的下面。古人把木星分为五大行星中最亮的四颗星,分别命名为“岁星”、“荧惑星”、“填星”和“太白星”。其中“太白星”又叫“亮金星”或“启明星”。因为“辰”的字形像一个“辰”字,所以“辰”字被用来表示一天中的“辰时”——上午7点到9点。

巳蛇 “巳”字在上古文字中像一只卷曲的蛇。据说唐朝有一个姓张的书生,梦中到了玉帝的殿廷,玉帝命人取来一件黄袍给张先生穿,并问他是几岁时考上功名,先生答说是二十岁。玉帝大笑说,我听说你十岁就中了状元,怎么现在才考上来呀!说完指着旁边的一位绿袍先生说:“这是青蛙将军,就是助你考中状元的神。”这位先生醒来,身上果然多了一道绿色印记。不久他去长安应考,竟一举高中。这位神奇的先生就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杨炯。他在《西游记》中写的“紫阳真人”也就是道教尊奉的北五真之一的薛道衡,曾写过一篇赞词,文中提到:“金蝉脱壳变身为蛇”,并且“手执柳枝沾洗尘埃……步月登云闲戏耍”。这大概就是“巳蛇”来历的出处吧。 午马 马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又是军事装备。战国时代的苏秦曾经自吹能“乘车入游说诸侯”。汉朝的司马迁为了采访历史资料,也是“驾使随侍”。唐代的卢照邻写诗说“得辞千里马,已识九皋龙”,这里的“千里马”就是信件或者奏章。

未羊 羊在古代是“祥瑞”之一,经常作为祭品进献给皇帝。《礼记·月令》中记载:季春之月,天子乃祈农福,命相田立社,择元日,命民社。这里的“相田”就是把公田里的庄稼估量计算一下,估算产量,同时观察是否有虫害。元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一日。

申猴 申时,即下午3点到5点。古人发现太阳到中午的时候,位置最高,而到了下午则逐渐偏西,于是就把一昼夜划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2小时,其中下午3点到5点为申时。

酉鸡 鸡在晚上叫鸣,因此古代“酉”字用“酉”字表示。但是现在的“酉”字不是“酉”字,而是古代的“酒”字。 戌狗 古代的汉字结构比较复杂,同一个字有多个写法,但偏旁部首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某个字缺少一部分,根据这个字其他部分的偏旁可以推知这个字应该是哪个字。比如“高”字如果少一小横,可以知道应该是“圭”字;“音”字如果少一笔,可以知道应是“章”字。按照这样的规则,“犬”字去掉一点,应为“吉”字。汉字的演变是从繁到简,现代汉语字库当中有很多简化字,就是简化繁体字的笔画创造的。

亥猪 前面说过“辰”的古文字像一条蛇,“亥”的古文字像一头猪,“辰亥”就是现在“辰”字。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甘梓钰甘梓钰优质答主

手 人类的手是极为特殊的,大拇指同其他四指相对的构造,使手能够抓握和操作东西达到无与伦比的灵活程度。灵巧的手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成为可能,从而建立了人类的高度文明。而从动物界进化的其他各类生物,无一具备如此灵巧的器官。因此,人类把“手”与自己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属相十二兽之中,本来就没有类似于人类那样的“手”。如果我们仍取“六畜”,则很难找到合适之物。牛、马、羊有蹄,犬、豕、猴有足,唯独“鼠”有点特殊。鼠的前足较小,后足较大,前足除五趾之外还有五爪,每趾之上各有一钩爪,后足四趾,四爪,无钩。人们就以“鼠”的前足象征自己的“手”了,用前足钩爪表示五指,把整个鼠叫“子”。“子”的甲骨文是“鼵”的简化,而“鼵”正是表示鼠的前足。后足则被借用于“未”字。

“子”字最初只有后足之义,后来把“手”和“子”的意义合为一字了。手有执、拿等作用,于是“子”字就有了表示生养,表示子息等意义。后世还假借“子”作对男子的美称,又假借为次第的第一位和天干的第一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