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代表什么生肖?
在十二地支中,子、丑、寅、卯分别为属鼠、属牛、属虎、属兔的代称;午、未、申、酉分别为属马、属羊、属猴、属鸡。而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则分别称为属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这些代称既生动又形象,而且被广泛用于古典文学作品之中。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集“乐府诗集”中有《马嵬(二首)》,现代文豪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中有《铸剑》等,都运用了这些动物代称。
还有以十二种动物意象来表示时辰的,如“鸡鸣”是指凌晨一点至三点,“人定”是指晚上九点到十一点等等。 那么,为什么用这十二生肖来表示不同的月份呢?这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我国黄河流域生活着一只猛兽,名叫“猰貐”(yà yǔ)。这“猰貐”长得像龙又像驴,生性凶残,喜食人肉,当时许多居民都遭到了它的伤害。 后来,大禹治水时路过豫东平原,发现这里瘟疫流行,人民死亡无数。原来,这是“猰貐”作怪,它身上带着瘟疫,见谁咬谁,于是人们将它杀死,用它的皮做成帽子,叫“禹王盔”,以示崇拜。
据说,“羿”就是大羿,他是一位神射手,也是尧帝时候的人物。有一天,他在沙漠里偶然遇到“猰貐”,立刻张弓搭箭,射中了“猰貐”的嘴巴。但是“猰貐”也很厉害,一口就咬住了羿的大腿。两个就这样扯着撕打了起来。最后“猰貐”被羿射杀了。
后来,人们认为每月初一月亮最圆的时候,正是“猰貐”正要复活的时刻,因此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黑暗的一天。为了纪念大羿射杀“猰貐”,人们就在农历月初一这天放假一天,俗称“射日节”或“春节”。 而“鼠”和“牛”作为民间传说中“射箭比赛”的裁判,则是最晚成形的属相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