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属什么生肖?
“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口号之一。 很多人把它当作鼓励后辈的标语;也有人将其用作自诩的话术——我可没输在起跑线哦! 那么,这条“起跑线”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起跑线”的概念来源于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一个关于期待值与自我实现的心理学实验。
1968年夏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称学校要举办一个智力测验,让老师选出学校里10%的学生进行测试。他们给每个学生的题目都预先做了设计,题目的难度似乎很难让普通孩子轻松答对。 随后,罗森塔尔教授以自己实验室的名额太少为由,要求校长从全校学生中再选取50个作为补充。他给了校长一张名单,上面写着被选学生各自的班级、学号和学生姓名。 然而,令罗森塔尔意想不到的是,虽然这些学生被随机分到了各个班级,但他们的测试成绩却存在明显差异。 那些被选中参加测试的学生,不仅成绩优秀,而且自信心满满;而那些没有被选中的学生,则显得比较自卑,即便答题错误也不肯承认。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这些孩子提前知道自己会被选中所以事先准备了答案?不可能的啦!
直到多年后,罗森塔尔教授再次回到这所小学,才揭开了谜底。原来,学校里的老师对学生们的测试分数早就一清二楚了。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其实是老师们根据每个学生平时的言行表现的预测而得出的结果。 当学生们拿到自己的高分试卷时,自然信心大增,越发像模像样地作答起来。而那些原本基础较好的同学,则在老师的“暗示”下更发挥出了自己的实力。
正是由于这种正向的自我实现预言,使得“跑赢了起跑线”的孩子们最终确实赢得了人生的胜利。 而那些没有能“赢在起跑线”后的孩子们,到底输在了哪里呢?除了环境因素、家庭背景之外,我想,或许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被自我设限了——“我还差得远呢!” 其实,人生哪来那么多的“起跑线”啊!就算有,又岂能真的一开始就让所有人同时起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