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弯怎么解释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亥猪 这是12个地支代表的12种动物,是古人结合太阳的升落周期,每月的阴历初一新月朔时,把月亮位于东方的起始点定为“子”,每天增加一个时辰即“丑寅卯……”直到初七(或阴历初三)“亥”为止。这个周期称“干支纪元法”。 然后以12个地支分别与12种动物相匹配并赋予每个动物不同的习性,就形成了子鼠丑牛……亥猪的十二属相。 如《礼记·郊特牲》中写到“子鼠阴气盈,阳气微”意思是农历正月也就是“子月”正是子鼠当值的时候,这时的子鼠在阴阳上升的过程中,其体内的阴气逐渐充盈而阳气开始萌发;又如《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日月星辰,皆在北方玄冥之中。……正月建寅,寅为神农之时,草木萌芽,故谓孟春之月。寅,亦兽也,其禽焉知草木始生事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农历正月“寅月”正是神农氏时期,这时草木发芽,所以称之为“孟春之月”。而且这个时候就像大野兽一样不知道草木开始发芽的事。因为“孟春之月”正是老虎处于雄霸山林之际,它哪里顾得上管什么草木。当然这里的“寅”也是指的地支“寅”而非现在的“寅时”。
以上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那么现在的问题来了,为什么十二生肖会这样排?其中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相传,中原地区古代留传着一种“斗转星移”的算法来推算节气。所谓的“斗转星移”就是指北斗七星的斗柄旋转,每旋转一次便为一个季节,一年共有二十四节气,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节。 而在南方地区,人们则用“叶落知秋”的方法来划分四季。
具体的就是以树木落叶和庄稼成熟作为判断四季的标准。比如“清明断雪,谷雨晴雨”。也就是说进入清明节气以后,雨雪天气就会消失,田中的秧苗初插,树木的新芽生长,意味着植物进入了生长期,这时就进入了夏季。 而冬至以后白昼最短的一天刚好在立春节气前后,到了立春以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逐渐北移,白昼渐长,树木开始吐绿,生机盎然,此时便是春季了。
至于冬季则是以霜降开始,立冬结束,中间经历了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五个节气。 以上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都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的。只是所用的参考物不同而已。
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其实是由西方传入的,它的计算日期是以太阳为参考物的,每隔365天进一“序数”也就是现今的“公元”纪年法。这种计日历法不考虑到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因而会造成一定的误差。不过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准确测量每年的第一天到底出现在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