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西方生肖?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同时也是汉字语言中的一个常用字。 十二生肖的排列是有依据的。据传,黄帝要选拔十二种动物担任宫廷警卫,于是令应龙负责实施。应龙就按动物的习性划分了先后顺序。
以子鼠为首,因老鼠喜欢夜间活动,且聪明机灵;第二为丑牛,因为牛习惯在早上和黄昏时候外出觅食;第三属虎,因为虎有“山中之王”的称号,而且像老虎一样威猛的人,往往受人敬仰;第四属兔,因为月宫里有只兔子,而月中有桂树,所以用兔象征月亮,也有指代含义。第五属龙,因为神话中龙的形象多是张开大口、露出牙齿、怒目而视的模样;第六属蛇,因为蛇冷血的特点,加之身体弯曲如蛇,故以此命名;第七属马,因为太阳在六时升起,犹如马匹在原野上奔驰;第八属羊,因为羊吃草,而“晨牧”是早晨最有诗意的一刻;第九属猴,因为猴子喜欢攀援,灵猴更是有“灵智”的猴子(见《西游记》)。第十属鸡,因为在十二地支中,酉鸡与寅虎相克,所以把鸡排在最后;第十一属狗,因为狗对主人忠诚,又善于看家护院,且狗夜半仍能工作,就像犬吠那样;第十二属猪,因为猪是一种好吃懒做的动物,人们讨厌它,但又离不开它。 这十二种动物还有另一种叫法。把鼠叫作子鼠,牛叫作丑牛,虎叫作寅虎,兔叫作卯兔……排完一轮后,再从新开始排另一轮。这种叫法来源于道教文化中的“十二辟卦”(即八卦相叠而成六十四卦,每卦由三爻组成)。其中阴卦有八个,分别为坤、巽、艮、兑、坎、离、震、翼;阳卦有六个,分别是乾、天、泰、否、乾、雷。每一卦都包含六十个甲子。一年十二月,每月三十天,一共三百六十天。而一卦六十年,刚好循环一周。这八层卦每一层都有一个名称,第一层为复,第二层为临,第三层为泰,以此类推。当到了第十二层的时候,又回到起点复卦。那么根据这个规律,从复卦开始的顺序,便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如此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