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星宿代表什么生肖?
中国古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每一宿包含五个星座,每星座含有阳精、阴精各二颗恒星。《礼记·月令》载有:“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氐中”,这就是说在五月的一天之中,太阳在早晨位于氐宿半空中,傍晚在危宿半空,整个黄昏和子夜均在中宫。又东汉王充《论衡·难岁篇》中说:“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余,故日月相逐,日行七十余度,月行三千余度。十一月冬至,六月夏至,四月秋分,十月立冬……以次周序。” 古人不仅用“中宫”来表示时间,还用它来表示空间方位。如《史记·天官书》记载,汉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春正月“荧惑犯北辰”;《唐书·天文志》载,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十一月“火星入太微,至北斗左掖,五十八日为留”。 古人认为,太阳每日运行七十余度,一年便周行三百六十五度又多一点,因而昼夜长短和季节变化都有规律可循。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古人所用的“一日”“一时辰”“一夜”等,都包括现在的二十四个小时,而不是今天的八十一分钟。
从上面两条史料来看,当“荧惑(火星)犯北辰”时,正值农历正月左右,这时“日月相逐”“日行一度”,正是寅初(子时尾、丑初头)的时刻。而到“火星人太微,至北斗左掖,五十七日为留”时,已经过了整整一年。这年春分后的第一个子时,刚好又是“日行一度”的时间。可见这一“度”,正相当于现在的59'45"。如果我们以此作为一天的标准,那么二十四节气的间隔时间就都是365.2425×2=730.485,比现在的公历365天零5小时48分多26秒更接近实际。也就是说,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已注意到地球公转的现象,并把它用于制定历法。
但另一方面,他们却未能很好地解决四季长度的问题。在他们所编制的历书中,春季平均为123天(现在精确计算是90-107天),秋季平均为122天,冬季平均为138天。春夏短,秋冬长,显然是没有考虑地球公转的因素。看来他们似乎只知道公转而产生四时,却没有充分注意到公转的影响要大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作用。他们虽然发现了“闰月”这一补救方法,但却没有能够完全利用。由于采用闰月的依据是“观象授时”而非现代数学计算,因此他们的闰月方法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的。这也使我国的农历变得复杂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