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和谁发明?

冷若栖冷若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学校”一词源于明代成书《万历野获编》,里面记载了当时政府官员和民间人士对于建立学校,教授生员(俗称“秀才”)的讨论与实施情况。 “国初,郡县学皆设于儒官寓所,故有庙学之称;嘉靖中始建造书院,至万历年间,书院之名遍于天下。……今之学舍,虽非旧制,而规制颇称整齐。然其所以兴废之由,尤在人爵而非在地利也。”“ 学校之名,惟天子曰国学。宋时太学,即今之贡院;元时国子学,即今之京师书院。明朝初年,凡孔庙左右及城隍庙宇,俱令文官衙署,武官府第。后来始筑宫墙,建大门,分设讲堂、斋厨,以文庙为主,称曰‘黉学’。” 所以,明代之前的学校,跟现在的学校概念是不一样的,相当于现在的高等院校+中小学。而“学堂”则是指国家举办的学校,比如国子监、地方上的州府县学等。

2、“学”这个字出现的时间更早,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中,表示的意思是“学习、钻研知识”。“校”出现的时间要晚于“学”,意思是“查对、核对”。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起初的意思就是“检查学习的情况并加以考核”,也就是今天的“考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