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如何有效复习?
一、抓好基础,积累运用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的感情体验。 看起来,这样的导向要求与当前复习存在着不小的反差。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新课标》同时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实践活动,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不正是提倡在语文教学中“少讲知识点,多进行语文实践”吗?这正与复习应考并不矛盾, 而且,只要认真分析一下近几年的考试卷就会发现,考察学生的语文积累的分值不断攀升,尤其是考察学生课外阅读的知识已占居相当分量。这就提示我们在复习时,要重视积累与运用。应该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比如说, 语文课本后面经常出现的语文园地,就应该要求学生去巩固,掌握。尤其是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复习,应该重视学生的交流与实践。 让他们交流一下以前在口语交际中所学到的, 在习作中写到的, 反映自己内心真感受的, 有价值的材料。 反对教师“一古脑儿”的塞给学生。 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提高和积累的目的,同时也会有利于学生应考。
二、加强训练,提高技能
复习的目的是提高技能, 这种“通过训练达到技能提高”目的的复习应占复习的相当时间。 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 学生才能将所积累的知识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一种能力, 才能在考试的时候自如的加以运用。
在组织训练的时候,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⒈训练内容的难度应该控制在大纲要求的范围之内。 不追求难题怪题, 要让学生通过每一次训练都能获得更多的收获。 要避免不必要的心理影响, 让学生在复习期间都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紧张的复习。
⒉训练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要针对本班学生平时练习中所暴露出的弱点、 疏漏之处进行强化训练。 对于一些“软肋”,应该加强力度进行训练;对于学生能力达到了的部分,应该适度放手。
⒊训练形式要多样化。 这一点尤其在组织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当中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的考试已经一扫“千篇一律”的考法,取而代之的是百花齐放,形式各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组织学生训练的时候,要注意选题,要让学生的训练紧贴时代脉搏。
⒋训练之后应及时讲评进行矫正。 学生做完一题之后, 我们要批阅, 要讲评。 当然,在训练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动笔做题,要向考试那样组织训练,这样在讲评的时候,就会使学生得到直观上的认识,也才能更积极更主动地投入讲评过程。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在训练当中暴露出的失误之处矫正,加强学生在考试心理上的引导,要引导学生在读题审题解题成题方面注意规范化。应该重视训练考试过程中的方法的强化和训练技巧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