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为什么不教?
在传统教育制度和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习惯于将小学的学习内容提前到幼儿园,甚至更早的阶段。很多家长,甚至一部分幼教工作者认为,在幼儿园阶段要进行写字、拼音、算术等小学教学内容的学习,才能实现与小学教育的无缝衔接,否则会担心孩子入小学后出现不适应的情况,从而导致孩子在入学后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
幼儿园不教小学课程的好处
虽然在幼儿园期间进行小学课程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但小学课程在幼儿园中开展违背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容易导致幼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使幼儿对学习和学校形成厌恶的心理,这与人们最初开展小学课程学习的目的恰恰相反,也不利于幼儿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幼儿园中要减少甚至杜绝小学教学内容的学习,要遵循幼儿的成长和教育规律,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不是只发展幼儿的认知方面。
如何实现幼小科学衔接
由于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及家长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幼儿园中开展小学课程的现象仍旧普遍存在,幼小衔接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使幼儿园更好地与小学进行衔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幼儿园要组织幼儿开展更多的游戏活动,而不是进行小学课程的学习。幼儿园要组织幼儿多参加参观小学、认识小学的各种活动,和小学生一起进行学习等形式,增强幼儿对小学生活的认识,消除幼儿对于小学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第二,小学要重视与幼儿园的衔接工作,要多开展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活动和游戏,帮助低年级的学生更好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适应过程,同时也要使家长认识到科学幼小衔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要加强幼师和小学教师的培训,使教师认识到幼小衔接的必要性并掌握具体的方法和措施,以便更好地开展幼小科学衔接工作。
第四,家长要给予幼儿更多的爱和关怀,认识到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重要性,给予幼儿更多地学习自主性和教育支持性。同时,也要进行自身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充电和学习。
总之,开展幼小科学衔接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认识到幼儿园不开展小学教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幼儿在幼儿园阶段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并为小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