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创教育的武汉校区,之前准备二战的时候也是看了很多网上对这个学校的评价,觉得还不错就过来试学了几天,当时正好是暑期集训的初期阶段,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我们上课的模式和氛围,小班教学真的挺适合我们这种零基础跨考的学生,有老师专门负责答疑解惑和作业点评,课下还有助教老师督促我们学习,真的很省心了!
2015年,我毕业于南昌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硕),报考的是中国农业大学,初试第一,复试第一,最终综合成绩学校第一。 很多人问我,你是如何准备的,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呢?我的回答是:努力+选择=成功!下面我具体谈谈这两方面的因素在考研过程中的重要性。
根据沪上最新推出的《上海市学龄儿童综合素质拓展报告》显示,全市136所试点“菜场小学”的实际情况不太妙:学业失败率21.5%,心理障碍率达21.5%,辍学率达10.9%,而这三项比率加在一起超过50%。
这个得看目标院校,有些学校只有一轮调剂,而有的学校可以有2轮甚至更多,主要取决于该专业和招生名额情况。 举个例子:比如我今年报考的中国海洋大学的翻译硕士(英语笔译),这个专业的招生人数是20人,复试线就是国家线,也就是过了国家线就可以进入复试。
“解语花”这个名称其实是有出处的,在《牡丹亭》中有这样一句描述:“似恁消魂,怎生染得玉肌香?”“似恁”就是像这样的意思,下句中的“消魂”则指那种神思迷离、情醉如醉的神态(参见本答案下方之 @王亦俞 同学所写“消魂”的解释)。
这个问题有意思! 首先,明确回答:没有好不好,只有最适合。 这个世界上最没有定论的就是感情,因为感性的因素在起作用。而所有关于命理、血型、星座等等分析,都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推测。这些推测很有指导意义,但是绝没到确定必然发生某种情况的程度。所以,不用太看重各种算命或者预测类的书籍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