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是什么生肖?
“噪声”是个抽象概念,它是无差别的向环境中辐射能量。但是,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波是分别进行的,也就是说,人对噪声是有“感知”的,而这种“感知”能力在不同的人身上都是有差异的。 心理学家给被试者戴上耳机,播放不同频率的声音,让被试者们判断声音的大小(用数字表示);然后重复实验,但这次在声音末尾加上一段20Hz以下的低频音调,再让被试者判断。结果证明,绝大多数人被试者在听到这段低频音调后,都认为声音比原来增大了。这就是说,20Hz以下的声音确实比原来更响了,尽管这些声音对大多数人来说完全是耳朵听不到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除了耳蜗中负责感受声音的毛细胞外,人的大脑皮层有关听觉的区域也有功能上的定位,其中就包括对噪声的感知。而且,人们通常认为噪声是干扰人们正常谈话和工作的声音,它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的不舒服的感觉。当人们听到低于谈话声频段的声音时,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会占据上风,并让人类的大脑误认为这些声音实际上比刚才听过的声音要响很多。所以说,对于噪声的感觉其实是一个主观体验的过程。 基于以上的心理学原理,我们就能比较轻松地解释为什么不同的物种对噪声的评价是不同的了——例如猪、狗等动物,因为和人一样,它们对声音的感知也是建立在整个可闻声频带的基础之上的。我们人类觉得刺耳的声音,对这些动物而言同样也觉得刺耳。而猫则不然,因为它们对信号的识别和我们对信号的识别有着不同的偏向性。
所以,当我们试图评价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评估我们自己对这些信号的主观感觉,而这个主观体验因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噪声”其实是很主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