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代表什么生肖?
“晚风轻轻吹柳枝,萤火点点乱飞行。南来北往的客,大碗喝酒吃烧烤”这是李白的《流浪歌》之一,描写的是唐朝时期社会普遍存在的夜生活——饮酒唱歌、吃烧烤。可见唐代人们就已经有夜间食用烧烤的习惯了。而到了宋代,夜市上除了有各种风味小吃之外,还有卖烤羊、烤猪、烤鹅等菜肴的摊位。
不过元代的烧烤似乎并不怎么流行,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称,他来到中国以后发现,中国人喜欢把食物做成半成品售卖,比如烤鸭、烧鸡之类的,但最特别的则要数“烧鸽子”,这在欧洲是完全见不到的场景。 那么为什么元朝的烧烤不流行呢?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气候条件不适合发展烧烤文化,二是蒙古人入主中原后,把很多草原上的饮食习惯带到了中原地区,其中就包括包着羊肉片一卷就吃的小吃,这就是现在涮羊肉的前身。
不过到了明代,烧烤又重新成为了市民们喜闻乐见的美食。明人沈榜所著的《宛署杂记》中有一条这样记载:“十二月,土牛出现……男女换妆易服以娱神。夕,聚饮街衢,呼喝聒噪,声震十里。酒阑人散之后,则夜市繁闹如故。” 这里的夜市实际上就是小商品市场和地摊市场,这些市场的摊贩们大多会提供现场加工服务,这其实就是现代外卖服务的雏形。而所谓的“换妆易服以娱神”其实就是在祭祀完毕后,人们脱下礼衣,改换常装,尽情狂欢的意思。可见当时人们已经具有在夜市上消费、在外面上厕所、随地便溺以及随意更换穿着的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