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要看生肖吗?
需要看,但是不一定要完全根据生肖来取! 首先,名字是伴随人们一生的符号和称谓,有非常好的传承意义和文化价值; 而十二生肖作为传统的民间信仰象征,深受大众的喜爱,所以用十二种动物来给小孩取名也是自古就有的一种习俗。
当然,这里说的是“以鼠为首”的生肖顺序,而不是现在的“以子为首”的生肖顺序。 从流传下来的古籍资料来看,古人起名确实是比较讲究生肖的,其中《增广贤文》里有言: “太岁当头坐,无灾也有祸; 太岁面前小心行,不去惹事生非。 太岁神,又称“岁神”“岁君”“岁星”等名称,是中国原始的天象崇拜—阴阳五行学说中重要的一部分。
《尔雅·释天》中对太岁的解释就提到,“太岁,谓年也。”这可以看出古人在命名的时候,的确是将流年太岁与自己的生肖联系在一起的。 除了看流年太岁外,古人还注重看流月的干支,认为月份与五脏功能相对应,并且和节气有一定的关联性,而地支则代表了五行的属性。 所以,每个月都有对应的五脏功能和五行属性,而每一个季节的末尾则是五行属性的终点,开始于下一个季序的开始,也就是春夏季末的丙申月,丁酉月和戊戌月,分别对应着金、火、土旺的日子。
对于这样的说法,现代人是很难去理解的,因为现代人已经没有了看流月的习惯,更何况是对月份的命名了(如正月为寅月)。其实,这里的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对应的是“季末之月”,也正是“谷雨”、“立夏”、“小满”三个节气的最后一个月,这三个节气代表着春天向夏天过度的时间段。 因此可以说,古人在取名时重视节气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