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缺代表什么生肖?
鸡(酉)、鸭(戌)都属酉, 还有“九”的意思。
比如:
1.古时候没有钟表,白天晚上分不清,就在室内挂一个木制的或铜制的圆盘,圆盘中有一个指针,这个指针有中午和晚上的区别。因为早上指向前,傍晚指向后。这样就能分清白昼和黑夜了,这个圆形的东西就叫做日规。 其中,立着的那根棍子表示太阳,下面的一字形符号代表北斗星斗口两星的连线。
由于北斗星始终在天空中转动,所以古人又创造了“斗转星移”这个词来指代时间。 而在十二生肖中也有两个跟“斗”“星”有关的——牛和蛇。
2.古代的滴漏是用容器来计量时间,上面刻出若干格子,有水滴滴下,每滴一段时间,就表示一个时辰到了; 十二个时辰对应现在的时间概念是:上午五点整到七点整为卯时,七点到九点为辰时,九点到十一点为巳时,等等。 同样,在古人的想象中,天上也有一道道“泉水”,只不过这些“泉水”是被固定在了天空中: 这是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形状像鸟,里面有三颗星星用直线相连组成一道“泉”。 在古书中,这个翼宿的“泉”有时被命名为“左角亢星”,有时又被名为“右角亢星”。
3.在甲骨文中,“未”字好像是一个人跪在地上,面向太阳,双手托着太阳的样子,其本意为“朝拜”或者“侍奉”太阳,所以“未”字的读音为wèi而不是mò。 而“末”字则好像一个人提着一盏灯,灯芯冒出的火焰照亮了他的脸,所以“末”音同“磨”mò,表示黄昏的时候,一天即将过去,而新的夜晚即将开始,就像把一根蜡烛点完了,“末”的本意就是尽、完的意思。
4.在古印度人看来,地球是圆形的,人类生活在它的中央,他们所拥有的土地只有全球土地的四分之一,其余的土地都在海洋里,这就是“须弥山”的概念——“须弥山”的梵文意思即是世界四分之一,而“山”在梵文中是“萨特帕”,也就是大海中的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