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西华小学怎么样?
在五华区,论实力和生源,西华都不错,没有太大的短板。但不知道为什么,在外界眼里,西华一直是一个不怎么样的学校。关于西华民间流传着很多传说,有人说那里学生素质很差,打架斗殴是日常;也有人说,里面学生成绩很差,基本不会读书。
有人说,这些都是以前的事情了,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存在一种认知惯性。即使后来者居上,以前的形象还是会留在他人心中。以我多年在昆明上学的经历,以及经常在各个学校间跑的阅历来看,这些传闻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真实度大概一半一半吧。
我上小学的时候,西华那边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环境脏乱差,学生素质也不高,打架事件层出不穷。听说后来,前校长都被抓进监狱了。不过,这些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了。在昆明很多老牌名校都衰落的情况下,西华近年来却出现了逆势崛起的现象。
最近这些年,虽然外界对西华的印象一直不好,但是,西华一直在悄无声息地发展。学校设施不断完善,学生成绩一年一个台阶,现在,在五华区的中小学中,东川的民校也算是出类拔萃了。
我认识不少在西华小学上学的孩子。印象里最深的是一个叫小孟的孩子。他从一年级开始连续被摔了三次,没有一次不是头先着地。最严重的一次是期末考试前几天,他放学去玩滑板车,摔在了刚修好的路上。他来我家玩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他在路上摔倒,那场面,不亚于体操运动员落地时摔了个狗啃泥。
小孟的家庭作业特别少,因为老师总是让他们在学校把任务完成,他还经常回到来自习,因为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还需要不断地强化。有一次期末考试前,小孟来我家玩,我考他期末考试前的一些复习题,他张口就来,对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全部重点简直倒背如流,字、词、句、段、篇完全不在话下。从这一点来看,他和别的一些平时作业不多,在家庭下大量努力的孩子们相比,也算是“超级高手”了。
小孟的父母工作很忙,根本无暇照顾他,但他却是几个人里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孩子。早上妈妈把他叫醒后,他自己穿上衣服,刷牙洗脸,吃完饭后,自己背上书包上学去。上课时,他很认真,注意力很集中,写作业的时候也特别快。有一次,他还搞了个飞跃,提前两天就把老师交代的作业完成了。
当时,正好在写这篇作文,他就拿过来我用的《小学生作文大全》,按照里面的写法照猫画虎,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然后,他又拿出自己准备的课外学习来完成。每天,他不是在课外书上徜徉,就是在做父母的任务中。
小孟父母对他的要求似乎不太高,在他们眼中,小孟好像做什么都差不多就行了。即使这样,小孟从来没有得过A。有时候他觉得很郁闷,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成绩不止这样。每次考试,他的成绩基本都是前三名,但是,每次奖励都与他失之交臂。
有时候,老师会在课堂上念一些奖励优秀学生的摘抄,每次读着那些同学的摘抄时,小孟就特别羡慕,因为他每次的作业都是堪称范文。有一次下雨,小孟穿了双雨靴,刚进教室把鞋子脱掉时,有同学问他鞋子上为什么不粘泥巴。他微笑着说:“我走路非常小心,脚下像抹了油一样。”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因为他鞋子上没有泥巴,他妈妈为了不让他在鞋子弄脏后又被批评,于是,就让他穿双新鞋子去学校。其实,小孟的衣服也是新的,但往往没有他的靴子新。因为,小孟的衣服经常会被泼上果汁、牛奶,甚至菜汤,每当此时,他的妈妈就会给他买新衣服。
小孟的爸爸妈妈非常繁忙,但是,他们抽空还是会来看他。在接小孟放学时,他们很少在外面玩,而是看着小孟做作业。他们怕小孟在学校把功课做完了,回到家没事做,就逼着小孟看课外书。
有一次,小孟和学校的几个同学代表学校去参加区里的演讲比赛。他本来很紧张的,但是,当他听到别的学校的选手也都紧张得舌头打滑时,他一笑,心情大大地轻松了。他毫无悬念地获得了第一名。比赛结束之后,他在回家的路上一路蹦蹦跳跳,兴奋得像个获得冠军的运动员。
他的同学们对小孟非常之羡慕,尤其是他的朋友小凡。小凡的父母整天都不在家,他也住在学校,每个周末都是学校里的老师管着他。每次看到小孟回家时那热闹的氛围,他就非常羡慕。
小孟的弟弟比小孟小两岁。小孟的妈妈对小孟的弟弟特别严格,教他写字要端正,读课文时一定要字正腔圆。对小孟的弟弟有时很严格,有时会非常疼爱。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孟的弟弟也养成了独立自强的好习惯。
其实,无论是谁,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生长在有爱心的家庭里。至少,有爱心的父母是能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如何去奉献,这是培育“爱心”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