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三燕是什么生肖?

厍丽静厍丽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南朝·梁·简文帝,属三燕之末世也” 这里的“三燕”不是指两个朝代的慕容鲜卑和拓跋鲜卑,而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北魏至隋初在辽西地区的统治者都以“燕”作为自己的政权标识。 《北史》卷二十一《文苑传序》云:“自刘元裕之东征,侯景之入寇,以伪乱真,中原版荡。高祖神武(即高欢)起于冀野,世雄朔方,东并州郡,西兼戎狄。魏道武帝闻其强大,深惮之。” 又《周书》卷三十《于翼传》载:“宇文泰从高欢战于沙苑,获翼……泰囚之,令崔暹以计诱翼。”

这两条记载中的“高祖”“宇文泰”即北魏孝武帝拓跋渊和西魏文帝宇文觉,“刘元裕”即北齐太祖神武帝高欢,而“侯景之入寇”则是指侯景入侵北魏之事。这些史料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从高欢掌权开始,他领导的政权就以“燕”作为自己的名称了。

这种称呼上的转变,和北魏后期政治中心逐渐向东北迁移有着直接关系。 众所周知,北魏末年社会动荡,皇室内部争斗不止,六镇起义军起彼伏。到了孝武帝时期,洛阳虽仍为首都,但军事力量已被高家完全控制。为了巩固自己在关陇地区的统治,孝武帝打算学习祖先在河北地区的做法,在华北地区广植势力,于是把宗室元颢派到洛阳以南和以东地区建立据点,同时把元颢的儿子元劭封到晋阳担任刺史。

然而,让孝武帝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刚刚解决了内部争斗的问题,外部挑战却接踵而来。柔然可汗阿那瓌率大军攻打洛阳,高欢则率军在黄河以西迎敌。相持数月之后,高欢在河阴之战中大破柔然军队,阿那瓌仓皇北遁。此战之后,高欢的威名远扬,连关陇地区的割据势力也都来向他称臣。

不过,高欢虽然击退了外敌,却无力继续进攻洛阳。为了进一步扩展自己在华北地区的实力,他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更东方的契丹和奚族。此时契丹首领檀石槐正和鲜卑大人尔朱荣交好,因此高欢必须考虑和尔朱荣争夺对契丹的影响。

由于高欢在河北和河南的根据地距离契丹的根据地辽西较远,中间还隔着柔然和奚族,所以要想直接控制契丹并不现实。高欢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羁縻政策,即利用契丹人对鲜卑人的敬畏心理,通过鲜卑贵族的身份给契丹人施加影响力。

为此,高欢在正光四年(523年)遣使拜契丹首领郁久闾孟都为首领,封其为渤海郡王;五年(524年),孟都在鲜卑贵族的陪同下进入邺城接受加封;六年(525年)正月,孟都再次来到邺城觐见皇帝,这次他不仅带来了自己的儿子,而且还献上了契丹民族象征的骏马。

对于孟都的这种种行为,《魏书》的作者魏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孟都之为,可谓识机、知命、明礼、信义。故能全契丹之众,保其社稷,以亲魏庭,而不辱其君,岂非盛德哉! 从史籍中的这段记载来看,高欢和他的契丹封臣之间似乎关系很是融洽。但这种融洽的表面之下其实隐藏着尖锐的现实冲突,因为契丹人在接受了鲜卑人的姓氏和高亢的鲜卑姓后,他们的名字往往成了鲜卑贵族取笑的对象。

例如,高欢曾对契丹王孟都说:卿姓“郁久闾”,大魏朝只有“元”姓,卿当改名。于是,孟都便改回了本来的姓氏——“契丹字”。 对于这样的嘲讽,精明世故的孟都当然明白其中的含义,所以他一边向高欢表示祝贺,一边暗自愤恨。为了表示自己对契丹民族尊严的热爱,孟都下令用白毡制作一个“契丹字”的大牌子,挂在行宫的正厅。每当有宾客来访时,他就指着这面旗子向客人展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除了高欢之外,侯景也是一位很有名的鲜卑语学家,他对当时鲜卑化趋势的评价是:今诸夏处汉地,自秦蜀汉吴所分界过去。关中、山东,汉地之地。燕赵代卫,本汉故地。余州,晋所统。今鲜卑、匈奴、乌桓,杂居中国,同分土地,共猎捕鱼。 可见,这种语言的流行并非始于高欢。事实上,它最早应该出现在南北朝初期。《南齐书·魏虏传》云:“北人谓音为‘夷’,故以‘夷言’为名。”

蔡丰波蔡丰波优质答主

我国辽西地区(今辽宁、内蒙古等地)在西晋末年至北魏统一北方前约150年的时间里,曾出现三个由鲜卑族(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慕容部建立的割据政权,史称“北中国三燕”。鲜卑部族本无所谓生肖纪年,这三燕王朝都是在中国北方兴起,自然也沿用中华民族的纪年,恰好三帝王都是生肖“龙”年出生,这在中国古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龙争战”。

第一龙燕昭王慕容(314-370年),公元337-370年在位。公元337年自称"大单于、燕王",建元曰"昌乐"。352年称帝,建元曰"光祚"。公元354年东晋出兵攻陷棘城,燕王南迁蓟城(今北京),建都于蓟。355年攻降后赵皇帝,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邺镇),年号太和。357年攻降幽州前赵冉魏,统一黄河流域。

第二龙北魏昭成帝慕容贺鲁(344-423年),公元386-423年在位。公元386年拓跋珪乘晋朝内乱自立,国号魏,自称代王建元皇始。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改皇始年号为延延平元年。423年去世,谥号"昭成帝"。

第三龙西秦惠文王乞伏国仁(344-417年),公元385-414年在位。公元385年自称大将军、大单于、河南王,建元曰皇初。398年自称秦王。400年称帝,建元曰太初。414年去世,谥号惠文王。他的儿子,继位的乞伏暮末,431年兵败被杀,西秦国灭亡。前后历47。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