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离子散是什么生肖?
鼠
从生理上来讲,老鼠是雌雄异型,在交配后,雌性老鼠会把精液储存起来,然后单独出来怀孕,直到分娩。也就是说,一只雄性老鼠可以同时让无数雌性老鼠怀孕。所以从生理上来分析,一个老鼠窝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家族的。 所以“妻离子散”的谐音就来自老鼠,“鼠”与“失”同音。 古时的人们将房子用木头或石头建造,这种建筑方式有一个缺陷——容易着火。因此古人对火是非常敬畏的。相传上古时期就有大火烧天、焚烧森林的情况出现。
《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件奇事:晋国一夜晚突然起火,火势迅速蔓延,百姓纷纷逃命,有人发现火中有个小人正抱着柱子拼命挣扎,这人便赶紧救出了这个小人,这个小人就是晋侯。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是大凶之兆,国家有亡国的灾祸要发生了。原来这夜,君主和臣子们都做了同一个噩梦,梦见自己的国家燃起了熊熊大火。 就在众人惶恐不安时,晋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人把火烧天的景象画下来,然后把这幅图画送给其他诸侯,告诉人家自己已经将祸事转嫁到了别人身上,希望人家能及时灭火,消灾免难。(焚巫) 结果这事还真就办成了,别的国家看见晋国送来得罪神的图画,都气坏了,一怒之下把晋国使者关了起来,准备给以重罚。
不过晋国使者的算盘也的确够精,他算准了别的国家见了自己也会害怕,于是神气活现地走在街上,看谁敢惹自己。果然大家看到他的“免火符”都是避而远之。 这则故事中的“母狼乳虎”和“夫亡从贼”两个成语就来自这个故事。 而“妻离子散”则是用来比喻夫妻分离,亲人离散。
在中国传统中,人们有属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生肖,十二生肖如何和自然现象扯上了关系?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配,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正好是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周期,它既是古老的计时方法,也是中国人取名的标记符号和民俗文化象征符号。十二生肖是怎么“值夜班”的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古人把一昼夜用十二时辰来表示,在十二时辰内,又细分一百刻(一刻为现今的15分钟),即为百刻制。那么,十二生肖是根据什么来排序值夜班的呢?
有专家推测,十二生肖的排班序列与夜间的自然现象有所关联的。比如说:夜晚的第一个班次就是十二生肖中的鼠,这是根据古代城市的夜生活提炼出来的,因为无论是在何种光线下,老鼠活动都很频繁。
丑时(1时—3时):是宵禁与禁止出行的时段,“丑”在古语里的本意就是“纽”,“纽”就是扭绳拉紧之意,因此,为防范宵小之徒,此时城市开始宵禁。
此时夜幕深沉,老鼠一般也不外出活动了,但另一种勤劳的动物仍在田间默默地反刍着白天所吃的食物,因此,它就是十二生肖中的牛。牛的反刍一般从颈部下方往上吞咽食物,仿佛是在咀嚼白天的苦涩,牛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牛的“牛劲”、“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精神给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是中国人的精神象征。
寅时(3—5时):按十二生肖的记时法是寅时。《说文解字注》中称“寅,仰也,从今,引(申)之为凡事之端绪”。古代有句农谚语叫“寅时一顿饭,顶过两顿饭”,说的是人在寅时进食对健康最有好处。古人说,人在寅时睡觉最好,是因为此时人体正通过睡眠进行着新陈代谢、自我修复、自我生长,所以,这个时段被中医称为“生发之时”、“人定时”,因此,老虎借此时光在幽深的森林中活动。《说文解字》注释称“寅,引也。由甲而至寅,如屈而伸也,象引而前也。又,引申之意义为凡事之端绪”。可见,十二生肖中的虎是接牛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