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的生肖是什么?
品是一个会意字,上面“口”代表“品”的意思,下面“升”代表“品级”“品质”的意思。《说文》解释为“品,器也。一曰品,众。从三土。凡品之属皆从品。”即品是表示很多同类东西的集合体。 十二生肖中与品相关的有两个——猪和虎。二者均表示众,且都列入十二地支,其位置相临。然而猪和虎虽然都与品有关,但具体含义却差别很大。
首先看“猪”。古人称猪为“彘(zhì)”,即现在汉语中的“猪”字。《集韵•至韵》曰:“猪,彘也。”而“雉”在古代指“野鸡”,现在的“鸡”在古代写作“雞(鷄)。那么“豕”这个字就是用来表达现在猪的用字的。《尔雅•释畜》曰:“家彘,豕也。”“豕”也就是现在“猪”的古字了。
再来看“虎”。《礼记•檀弓下》中有言:“君赐食,毕赏始尝。”郑玄注:“虎,大者谓之熊羆(pí),小者谓虎。”也就是说虎是熊罴类的动物。《尔雅》中也有相应的记载:“虎,羆也。”古代汉语中“虎”和“羆”可以互用。而在现代汉语中“老虎”、“熊”等词语的出现则明显表示出“虎”和“熊”的区别来。
“品”的本义是指众多同类的东西,那么不同类的自然就不在“品”的范围之内。与鼠相克的牛就不能算作“品”之一。而与龙相克的狗就不是“品”之一了。因为狗属于犬科类动物。同科即同类,所以也可以理解为“物以类聚”了吧。 因此“品”引申出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德行或素质是高还是低。而一个人品德的高下的判断标准主要是由社会评价的。
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民间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中国的生肖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肖文化不仅在中国有重要地位,而且也在东亚、东南亚等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生肖的十二种动物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生肖是按照十二地支和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的,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传统农历的纪年方式,一个人的出生年份对应一种生肖动物。
生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具体起源时间难以确定。在古代中国,人们发现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对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将十二种动物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鼠:机敏、聪慧、能适应各种环境。
牛:勤劳、踏实、任劳任怨。
虎:勇敢、威猛、有气魄、有挑战精神。
兔:温顺、善良、快速、机警。
龙:高贵、神圣、富有气魄、代表帝王和英雄。
蛇:智慧、灵活、神秘、富有变化。
马:勇猛、自由、迅速、象征着驰骋和奔放。
羊:和顺、温柔、善良,被视为吉祥之物。
猴:机灵、聪明、灵活、好动、富有表现力。
鸡:忠诚、勤劳、报晓、被视为富有预兆的鸟。
狗:忠诚、守卫、诚实、勇敢。
猪:豁达、厚道、善良、乐观、富足。
生肖文化在现代中国依然具有重要意义,许多人仍然相信生肖会影响人的性格、命运和事业。生肖也常常被用来制作饰品、邮票、文艺作品等文化产品。生肖联欢会、生肖邮票发行等各种活动也在各地举行,传承和弘扬生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