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从什么时候?

仇泽坤仇泽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也有点好奇,因此查阅了一些资料。 我国最早的典籍《荀子》中提到过十二生肖:“辰豕子丑寅卯亥未申辰酉戊己庚辛壬癸”。 然而这十二地支中竟然无“子鼠”、“午马”,只有“亥猪”和“巳蛇”,难道我们的先民认为鼠和马不配入选十二生肖吗?! 不过,《史记》、《汉书》等汉代著作中就有了“子鼠”和“午马”,似乎又说明了“子鼠午马”是东汉以后才出现的组合。 为什么会出现“子鼠午马”呢? 明朝学者赵世显在《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中进行了说明:“古人造字,上下皆象形。如‘一’字,中间象脊背之形;‘二’字,像两手之形;‘三’字,像三柱香之形;‘七’字,像两扇门之中间之形。此是古人造字之源。”(“古人造字之法,一字象形、似形、会意、转注、切音也。”引自徐锴《说文解字系传》) “子”“午”都是十一字形,正好都是中间为一,因此可能代表了鼠和马。

那么为什么东汉的文献中没有见到“子鼠午马”而只见“亥猪巳蛇”呢? 清代学者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提出了自己的解释:“然东汉之初,许慎作《说文解字》,已有子鼠、午马矣。……疑当时已有子鼠午马之说,故文字既经流传,而其义亦易见。至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序》,始详言之耳。”也就是说“子鼠午马”在东汉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而这种观点得到了现代学者的赞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震宇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中就指出:“关于甲文1308条卜辞中所反映的十二地支,虽有不少错误,但基本可靠,可据以定出殷商下辞的纪年范围……其中‘午’字下所记“王午”、“乙未”等,当为干支纪日;‘午’字下所记“王亥”、“甲子”等,当为干支纪年。由此确定的殷商下辞的纪年上限定于公元前1247年,即武丁在位的第5年,下限断在殷纣王帝辛亡国前夕,约公元前1066年。” 在王震宇先生的书中还收录了一条很有价值的材料: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河北藁城尉迟村出土了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尉迟钟,上面有十一个铜刻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的文物,这些字被认定就是“子鼠午马”: 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上竟有“子鼠午马”,这说明这种排列方式在先秦就很流行了。

鄂秀鄂秀优质答主

十二生肖的周期与十二个地支的循环相关联,每一个生肖年以农历正月初一子时为首,生肖随农历年份轮替而递增,形成一个固定的十二年生肖周期,生肖纪年以干支之支配合十二生肖轮值十二年。在古代中国,地支以动物纪时和纪日,十二生肖在配合纪年时,以天干、地支各取一字相配,形成一个甲子六十年的纪年周期,“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的组合,按照子鼠开始,丑牛承续、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顺序依次与当年的天干组合,直到六十进制纪年完成时再重新开始,周而复始,从公元前2637年的甲子年(夏历正月初一时,以子时立春,故称甲子年,该日鼠值子时,是为子鼠年。子鼠是十二生肖之首)开始,至今已历经了七十五个甲子年,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未羊年,为七十五个甲子的第1045年。十二生肖与地支、纪年之间的关系,在民间歌谣中有所反映:

子鼠十一丑牛二,寅虎十三卯兔四。

辰龙十五巳蛇六,午马十七未羊八。

申猴十九酉鸡十,戌狗二十亥猪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