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吹牛?
牛!绝对是牛! 在古神话中,牛是力量的象征,是开天辟地的盘古,是顶天立地的神农氏,是为民除害的大禹,他们都是具有神力的“牛人”; 在现代文学中,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有着与牛一样的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尽管命运多舛,但却从不怨天尤人的性格。 于是,人们总是喜欢用“像牛一样”“不象牛那样”或“真牛/真象牛”来形容那些具有与牛相似品质的人——既指的是外形上的高大雄壮,更是指精神上的坚忍不拔。
在古代人们用天干地支来纪年,而牛的对应地支就是“丑”,且“丑”字看上去就像是两个“牛”字重叠在一起。“丑”的本义是“牛鼻子下的毛”,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牛鼻子”。 《礼记·檀弓下》中有言:“祭日用少牢焉……未施陶匏(páo),尚秉彝(yī)而祀之,天子大蜡八,诸侯七,大夫六,士五。”郑玄注解说:“蜡之祭,祭百神也,天子诸侯皆八。”清儒孙诒让笺疏说:“此即古者宗庙之制,天子诸侯均立七庙,惟大夫以下只能立五庙。每岁十二月,天子诸侯均用特牲祭祀五庙及群庙。每月朔望又祭于门闾,是为腊祭。腊月祭祀群庙毕,然后至帝喾(kù)、尧、舜、禹四大祖先之庙,谓之‘蜡’。《郊特牲》‘蜡之设器用币’,谓此时用特牲、加玉帛为奉献之物。”
这里提到的“蜡”其实就是现在所使用的“圣诞节”,而“腊”就是我们现在所过的腊八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喝腊八粥。 为什么要提到这些呢?因为这些习俗最早可追溯到周代,甚至更久远的商代。如果追溯得更远,就会看到这些风俗在殷商时期的记载——“四月,民则脩俎豆,行酢(cào)酒,燕享。”
“正月,祀五帝。” “二月,飨帝。” “五月五日,初朝诸候王,献金,鼓吹,汉民。”“八月,祀西镇(昆仑山)。”“十月,风伯、雨师。”“十一月,冬至,祀天神,以黍。” (《史记•周本纪》)
“三月,昭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而起,秦、楚、越尤盛。” “九月,王卒法,杀召公。” (《史记•秦本纪》) “四月,王出游田猎,畋于北宫,麋兴尾,后雉。” “六月,王往耕籍田。” “九月,大雩帝。” (《墨子•耕籍篇》) 以上记载中“四月”“九月”出现的祭祀和农事活动,就是周代乃至更早时期“腊”和“蜡”的体现,只是古人将这些庆祝活动集中到农历十二月举行而已。
因此可以说,从周代开始,农历十二月就已经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而且这种特殊在于它是在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将几个月以来积攒下来的快乐尽情释放的机会。这种“放野嗨翻”的精神与牛那种任劳任怨、勤恳忠厚的品性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用“牛”形容这样的人再贴切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