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旗是什么生肖?
“十二个生肖”是指: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这12种动物每年一次地轮回更换。 《周礼·春官》中有载,周朝已有专门管祭祀的官员,他们每年需在农历二月二开始,直到腊月二十八举行十二次祭祀,每次祭祀要用一种动物作为祭品。这12种动物分别是: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关于这个“子鼠”,在《史记·天官书》和《索隐》中都有记载:“子鼠,北方水官也”“子鼠者,北方玄水之精,黑色如鼠……子者,兹是水中之神。”“子鼠”不是一只普通的鼠,它身穿青白色的衣服,腰间还系着玉珮(这里记述与“丑牛”类似,不一一列举)。 另外,在这12种动物中还有特例——“午马”和“丑牛”。 “午马”的特异之处在于它的蹄子不像其他动物那样长着四趾,而是只有三趾;而且“午马”在奔跑时,尾部的鬃毛会随风飘动。 “丑牛”是个特有“身份”的动物——它是唯一的“带刀”的兽类,其他动物都不带“刀”!“丑牛”的两肩及胸部有如刺的花纹,腹部却是白色。
除了上述,这12种动物还有:耳大、目睛、鼻宽、嘴阔、鬃长、尾翘等等细微不同。 根据古人“天人感应”的思想,这12种动物分别代表着一年中的12个月,并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颜色。比如:春季“寅虎”的毛发呈粟米色;夏季“卯兔”的长牙如同新月一般;秋季“辰龙”的双眼像黑珍珠一样;冬季“亥猪”的尾巴就像扫帚一样…… 不过,后来人们发现一年中有一些时间阴晴雨雪,不可能按照月份来划分。于是,人们又把“十二月建”配上12种动物,以应12个月365天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