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12生肖代表什么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 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 戌狗,亥猪 简单点记就是“老鼠牛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其实吧,这个也是按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说的,但是为什么是这个顺序呢?原因可有意思了! 在古代,人们将宇宙划分成九个部分,即“黄道八宫”加“北斗七星”,每一宫七个星,每个星都有自己的位置,这种划分法一直沿用至今。 而我们的农历,其实就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是一个节气),每等份的时间叫一个“节气”;而我们的公历则是把地球公转轨道划为24个区域,每一个区域叫做“太阳历月”,而一个月的时间等于“节气”的长度。 在农历和公历中,都有“立春”“雨水”“惊蛰”……等等用于表示节气的字样,而这些字样在公历中的出现日期是不固定的,这是因为农历和公历的时间计算方法是不同的。
而我们今天谈论的话题与这些节气有关联,因为二十四节气不仅用于划分时间,而且是划分方位的(具体请看前面两幅图片)。 在我国古代,人们根据节气把大地方划分成了24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名称,而每一部分的起始点正好是“子午线”,也就是“0°经线”。 因为“子午线”经过了整个欧洲和非洲,所以西方人根据他们的公历推算出来的“春分点”和我们推算的“春分点”是不一样的,他们那儿的“春分点”是在每年的3月21日或22日,而在我们这儿却是每年的4月5日或6日——这就是原因。 而十二地支又是这样来的: “子午流注”图显示的是“天干地支”出现在日历中的情况,其中的“甲、乙、丙、丁……”就是天干,而被围起来的就是地支。 天干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对应着十天干中的“甲、乙、丙、丁……”,其中“甲”属木,“乙”属阴木,“丙”属阳火,“丁”属阴火……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