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那么生肖?
在十二地支中,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火属性的是 巳蛇 午马
水属性的是 子鼠 丑牛
这样区分是因为:
火属性的字带有“巳”或“午”的偏旁(包括“火”“灬”“亠”)。举例来说明一下:
“炎”字,部首为“灬”,属火; “灿”字,部首为“火”,亦属火;
“炬”字,部首为“灬”,还是属火; “燃”字,部首为“灬”,同样属火;
“烈”字,部首为“焱”,亦属火…… 如此等等,凡是带“巳”“午”的偏旁的都属火。
同理,可以找出水的偏旁的字,都是属水。
十二地支中,每一个地支都有相生相克之理,子与午就存在着相冲相克,所以呢,子午流注就是用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来调整人体脏腑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子午流注在针灸界享有很高的盛誉,很多难症、重症、怪症、癖症等都可以通过子午流注进行调理。如果把子午流注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就是子午觉。
子午流注又称十二时辰针法,是古人运用阴阳五行理论,阐释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昼夜变化规律的一种学说。子午流注法的起源时间不能确定,《难经·第二十六难》讲到了时辰与脏腑的关系:“心主午,肺主申……”《素问·气交变大论篇》有“岁木太过,少阳太相政……其民乐野居而好吟,甚则好歌登高而去其衣”,也体现了木旺于春的子午流注思想,所以子午流注法最晚产生于先秦时期。
子午流注是指以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代表一个时辰,由南向北旋转,每一时辰与五脏六腑一一对应,按照子午流注法的推演,“子午流注”的原理是根据十二地支与十二脏腑经络的流转对应关系统一的,即子时(23时~1时)胆经当令,胆乃“中正之官”,思维和记忆功能归胆所主;丑时(1时~3时)肝经当令,肝乃“罢极之官”,是人体大肌肉、大筋骨和精力的所在;到寅时(3时~5时)时三焦“决渎之官”当令管理人体通行气血;卯时(5时~7时)肺经当令,肺为“治节之官”,以行血气而营周身。可见中午午时和晚间亥时是大小周天的临界点,在此交接瞬间,人往往感到困倦乏力,这是人体的本能,此时休息片刻,有利于大小周天更替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大小阴阳的相互转化。因此,“子午觉”是一种符合天人合一的养生方法,这种阴阳转化的智慧在远古就被先人所掌握,并指导着人们日常的劳作和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