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冬指什么生肖?
“春秋二分,阴阳各半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从这个角度理解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春季和冬季的中点,也就是农历二月和十二月,立春和立冬。 农历一年有365.24天,12个月约40个节气(立春惊蛰、雨水春分等等到霜降小雪),每半个月一个节气。所以,一月二十四节气,前半月十个节气,后半月十个节气。这样,每一个月就有一个节气的中点了哦!
那么,立春和霜降中间是什么?雨水和小雪呢?立春节气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多,冬至白天最短,之后每天增加一点,直到立春,白天就比黑夜多了半天。而到了霜降,白天又比黑夜少了一天;小雪时候,白天又开始比黑夜多,如此往复…… 这不就是春冬吗? 那正月和腊月又在什么地方呢? 其实啊,古人把每个月第一天都叫做“朔”,每月最后一天都叫“晦”,初一新月和初三新的月牙都被称之为“朏”(fěi)。也就是说,从“朔”到“朏”再到“晦”,月亮圆缺一次,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了。 所以,每个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时辰是一样的,每一天的子时也是一样的,只是每个日子时辰前的时刻在流逝,日子后的时刻也在流逝。不过因为月亮公转的原因,每一天的子时不一样(加五分),而每一天的丑时也一样(减五分)。
正月和腊月就是这样形成的——每个月的第一个“晦”日,正月就是从“晦”字开始写的,腊月是从“晦”字结尾的,我们常用的“腊”字就是这样来的。 至于每个季节的前半月和后半月,那是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而设定的,每个月月初的“朔”日,正对着地球月球太阳三者连线的垂直线,月末的“晦”日也在这三者的连线上。 而春分秋分两天的9时至15时又是“阳中阴阳中阴”,正午12时的白昼长度正好等于夜晚时间。冬至夏至两天的9时至15时正是“阴中阴阳中阳”,同样正午12时常。 小朋友,你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