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有学校吗?
明代的私学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他们大多没有进过官方的学校(即国子监)。明初朱元璋重视教育,认为“兴贤育才”是治国之重政,于是大力鼓励民间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甚至亲自为《大学》作注,颁布天下。《大学》注本作为官方认可的教材,在明代初年广泛流行于全国。但这一阶段官办的教育机构还是占有重要地位,如国子监生员虽然只占官员总数的十万分之一,但他们却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生活津贴;而地方上的府、州、县学也是学子求取功名必经之路。
至中叶后,随着工商业的城市兴起,商人在经济领域的地位提升,社会上开始推崇实学,轻视儒术。文人的社会地位开始下降,越来越多的文人改行从商或从医,投身于这些“有利可图”的新兴行业之中。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厌弃八股取士的考试方法,视读死书为无用之事,对传统经史之学也产生了怀疑与不屑。在这样的背景下,私学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它们不再以传承儒家经典为唯一宗旨,而是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吸纳新的知识和理论。一些私学还开设了算学等实用学科,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很多私学还实行了奖学金制度,这在当时也是一种创新。
但不管怎么说,官方办的院校始终占据着中国教育的主体位置。到了明朝中期以后,这种局面已经开始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