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如何与幼儿沟通?
语言是沟通的主要工具,在沟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幼儿教师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沟通形式呢?
1.口头语言
口头语言是一切形式的人与人之间信息传播的最普遍的形式,即对话式语言。在幼儿园中,教师和幼儿的语言沟通大部分是以对话的形式进行的,双方通过回答和询问、叙述和描述等方式进行思想上的沟通、情感上的交流。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口头语言沟通有着特殊的功能:一是通过对话,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要,分析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以便有针对的进行教育;二是幼儿与幼儿教师积极对话,在教师引导下,获得知识,并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2.非语言、副语言
幼儿教师在对待幼儿的一些态度上,如笑容、动作姿态,还有幼儿与教师对话的方式等也是沟通方式之一,即非语言沟通、副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眼神接触与微笑的表情,幼儿与教师交流时使用它们可使双方感到安全、自由,并让幼儿感到教师是对他的尊重和感兴趣的。这种幼儿心理方面的感觉上的满足有利于幼儿在幼儿形成自信、积极的心理态度及性格特征。幼儿心理的发展与教师非语言沟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副语言沟通就是指无声地沟通,如语气轻重、语音的高低等。教师用积极兴奋的声音、柔和的声调,亲切对待幼儿所提的问题,幼儿会产生满足感,使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反之,用生硬、冷漠的态度与幼儿对话,这会给幼儿造成一种不愉快的情绪。
幼儿的沟通方式和成人是不同的,他们的沟通方式主要是非权力性的,是以兴趣和需要为目的的。他们沟通的方式主要是从周围人那里主动地习得,并受到周围人的情绪感染,这种情绪体验对他们日后成长有深刻的影响。幼儿教师要满足幼儿这种沟通方式,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沟通形式,这样才能与幼儿进行更好的沟通,使幼儿健康成长。